“真是谢谢你们!我要不要打电话撤诉?”日前,贵州籍农民工潘龙军给福建厦门市湖里区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曾焕生发来了一条微信,并附上了自己在老家某工地施工现场手拿一纸证明的自拍照。
这份证明,是潘龙军亲笔写下的“安装铝板尾款3225元结清,结账方式以微信转账记录为证”几行大字,证明的落款处还留下了他的手印。
2023年11月,潘龙军和工友娄方鹏在厦门市湖里区五缘湾湿地公园TOD项目工程做铝板安装工,被包工头拖欠工资,他俩和包工头几经协商,迟迟没得到答复。后来,潘龙军回了贵州老家。
如何远程讨回这笔异地欠薪?今年年初,潘龙军拨通了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反映了自己被欠薪的经历。在热线里,他留下了一句话:“希望工会介入,帮助讨薪。”
潘龙军的诉求经12351热线分配,转到了工程项目部所在街道,湖里区金山街道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林芃颖的手中。
最初,调解并不顺利。包工头钟元承认与潘龙军和娄方鹏签订了铝板承包施工协议,双方协议约定,在按照每平方米30元计算铝板来料费用基础上,以450元/天的标准支付劳务工资。但由于潘龙军和娄方鹏所负责的铝板安装工程尚未完工,钟元坚持:“工资只能待工程完工、公司结算完成后才能支付。”而钟元的支付方案,潘龙军和娄方鹏并不接受。协商一度陷入了僵局。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沟通,事情都没有进展。于是,林芃颖拨通了“师傅”曾焕生的电话,她期待自己的“师傅”能帮忙找到新“解法”。距离12351热线信访件的办结时限仅有不到36个小时,作为有着22年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经验的资深调解员,曾焕生决定带着“徒弟”再努力一把。
当天中午,曾焕生在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找到了突破口。借助厦门市总工会联合法院、检察院、司法、人社等部门构建的“一函两书+园区枫桥”机制,曾焕生很快找到了项目部经理和现场管理负责人。当天,他联系项目负责人对潘龙军和娄方鹏的劳务用工及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核实。
不到24小时,在收到项目部“核实无误”的反馈后,曾焕生在湖里区总工会的湖里创新园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加班制作《工会劳动法律意见书》。他在意见书中写道:“逾期未回复或无正当理由拒不改正的,我们将依法提请政府有关部门处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
当天14时30分,曾焕生和林芃颖冒着大雨赶往项目部,将意见书送到了项目部负责人的手中。
“劳动者依法履行劳动义务后,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未及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践踏”“涉及社保欠缴、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且用人单位不配合整改的,工会可以将相关线索材料移送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依法启动法律监督程序”……
现场,曾焕生一边向企业普法,一边介绍起工会“一函两书”工作机制。在不到1个小时的调解后,项目部负责人现场协调包工头向潘龙军和娄方鹏分别微信转账结清了3225元工资。曾焕生随即给潘龙军回了条微信:“工会已经帮您讨回被拖欠的工资,请您微信查收。”
走出项目部工地,已是16时。曾焕生和林芃颖忙着赶往创新园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曾焕生想第一时间在12351热线转办件受理表上填上“已办结”的字样。到了办公室,他才想起来,忙得连午饭都没顾得上吃。
“饿着肚子也要帮农民工把工资给讨回来!”曾焕生告诉记者,2023年以来,厦门工会经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已累计受理职工法律咨询2200余案次,参与调解劳动争议案件72起,调解金额达11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