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是宜宾一家大型国有建筑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持有二级建造师资质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资质,他对自己单位的“加班文化”不认同,却只得无奈接受,作为人资经理,他还必须被动地大力推广。
“建筑行业近年来竞争很大,利润减少,我所在的建筑行业有很多公司都流行加班。我们公司经常说的就是‘咱们工人有力量’,如果你加班多,领导就觉得你是工作态度好,值得去培养;如果你不加班,‘就没力量’,就不招领导的喜欢。”老胡说,他常常看到隔壁部门的两三名同事,在白天上班打完卡后,在办公室扎堆喝茶、聊天、玩手游,故意拖延到快下班才开始在岗位上忙活起来-只因为董事长快下班时会到各部门转一趟。老胡说,公司不但加班时候多,“加班到深夜甚至熬通宵”这种比较极端的加班也比较多发,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工作提前没安排部署筹划,一看时间临近了,就通宵达旦地干。很多职工甚至经常炫耀“我哪天熬了个通宵”,甚至还有人加完班意犹未尽地表示“可惜了,还没熬上通宵”。
小梁是内江市一家设计公司的文员,参加工作以来,他下班总是越来越晚,明明白天就能把活干完,可时间都消磨在玩手机上了。为了方便加班,他还专门在公司附近与人合租了房子。而这个加班,也是他自愿的,即使当天没啥工作,也要加班搞点东西出来做。如此为何?因为要让老板看见自己一直在忙活,评先推优的人选里有自己,业绩不好时不会让自己背锅。这样的上进、认真,着实使错了地方。搞出加班的大阵仗,却在消磨时间,“形式主义加班”实则“无效加班”,甚至是“消耗型加班”,催生消极怠工等副作用,降低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与好感度。当混日子的人越来越多,长远来看,企业终会失去活力和生机。
陈光辉是泸州市某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的单位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越加班,越能体现你在单位里的价值和能力”。为此,陈光辉就常常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来单位加班。由于没什么事,他就打开电脑看电视剧、上网聊天,到了一定时间后,他就离开办公室回家了,给门卫保安留下勤奋努力的印象。第二天,保安人员遇到陈光辉的领导时,忍不住向其反映陈光辉来单位加班的情况。次数多了,陈光辉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的事迹也就在单位里传开了,经常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这也给其他同事带来了不少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