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觉中,一批AI工具已经潜入职场日常工作中,成为了打工人身边的“小答应”。它们处理繁琐的周报,起草各类文书,迅速搞定语言翻译,还能给创意设计人士提供灵感。不过,有些打工人直言,自己似乎已经产生了AI依赖症,这让职场人不禁陷入思考:在我们不断驯化着自己的“AI小答应”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可避免的被AI所驯化?
观点一
能用好AI将成未来工作竞争力关键
作为第一批熟练掌握提示语的一位普通打工人,徐天宇在过去的18个月里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并且与全球打工人们分享着他的探索和实践。
在过去的18个月时间里,他从一个业余技术爱好者+ChatGPT的熟练使用者,成为了一位“AI培训讲师+一本AI学习书籍的联合作者”。
2023年初,他任职多年的一家总部在美国的互联网公司突然宣布裁员,“在那一刻很多在任职多年的老员工情绪都比较激动,而我还算淡定。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想好了下一步的职业方向。”作为ChatGPT的熟练使用者,他在突如其来的裁员时,已经有了下一步棋。徐天宇自述,大学专业是偏商科的,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做过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师,项目管理,也做过销售专员。尽管这些工作的性质和角色截然不同,然而作为一个技术爱好者,他始终对数据保持着敏锐的直觉。
“当时我已经是ChatGPT的熟练使用者,因此决定借助对AI的兴趣与专长,深入研究生成式AI技术和工具,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职业道路。”他说。
目前,徐天宇在领英平台上的关注量增长了近10倍,学员和关注者中既有职场专业人士、企业管理者、也有大学教授和创意内容生产者。“我的学员中有很多是企业管理者和非技术专业人士。因此我的课程中也包括如何利用AI提升团队管理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内容。”
他举例,比如一个涉及多个部分的大项目发生时,可以用ChatGPT分析每个部门的目标和KPI,从而生成一个能够平衡多方利益的目标和流程;还比如,当作为管理者需要处理一个棘手的人际冲突的时候,你可以把背景信息给ChatGPT,让他扮演某个角色,通过它的反馈优化你的处理方式;还有,在遇到企业危机的复杂场景中,你也可以用它进行模拟演练,来帮助你评估企业的沟通信息是否对受众有效。
“我与合作伙伴也经常会探讨未来的工作场景,”徐天宇预测,未来五年内,人们很可能会与AI Agents并肩工作,“这些Agents可能以比ChatGPT更加智能的形式,存在于系统或设备中,也可能拥有实体形态,成为我们身边的同事。”因此,他相信,学习AI技能,学会与AI协作,特别是利用AI提升自己的软技能,是决定职场工作竞争力的关键。
观点二
熟练掌握“提示语”的人脑会被AI激发
生成式AI有一个显著的优势:任何人只需使用自然语言就可以与AI互动并协同工作。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小朋友,也可能可以通过AI生成比成年人更具创意的视觉内容;而一个没有数据分析背景的人,也可以通过ChatGPT实现自动化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因此有观点提出,AI是把双刃剑,过度依赖,反而会人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退化,甚至在工作中表现为越来越懒。然而,对于那些已经熟练掌握AI工具的职场人,却并不这么认为。
徐天宇的AI培训课程中,有一项名为“提示工程”,就是教使用者如何掌握“提问的艺术”。“我的工作是在数据与用户之间搭建桥梁,而提示工程则是在人脑思维与机器思维之间搭建桥梁。”
他坦言,如果以机械的方式掌握提示语,长期以往,确实并不会让使用者变得更“智慧”。他指出,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ChatGPT提示指南,但其中很多都像产品说明书一样,列出一些应用场景,然后教人按步骤复制粘贴Prompt。“如果我们只会复制粘贴,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AI取代了。”他直言。
但如果真正研究了“提示”这门艺术,那么就会发现,熟练掌握“提示语”的人脑反而会被Ai激发。
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人类与AI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效应。一项由斯坦福大学进行的研究表明,当人们频繁与高度智能化的系统互动时,他们的大脑会逐渐适应这些提示和反馈机制,进而激发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编程领域,熟练掌握特定语言的开发人员在使用智能代码辅助工具后,不仅提高了编写速度,还能够更高效地识别并修复错误。研究发现,这类工具通过提供即时反馈和建议,帮助开发者迅速掌握最佳实践,促进了他们对复杂概念的理解和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此外,教育领域也是AI激发人脑潜能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一项针对K-12学生的调查显示,那些经常使用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学生,在数学和阅读等学科的成绩上有明显改善。这些平台利用先进的算法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结果表明,这种定制化的学习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术表现,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技巧。
从这些前沿研究中不难发现,AI技术通过提供精准的提示和反馈,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脑的潜力,促进个体在专业技能和个人成长方面的进步。
观点三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AI使用政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人脑是被AI激发,还是会因此变得懒惰,这其中还有一个“变量”,那就是取决于使用者自身的主动性和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只有当使用者愿意开放心态,积极探索并与AI有效协作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AI的积极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依赖AI完成工作任务,可能导致职场人对自己的基本技能逐渐生疏,一旦AI系统出现故障或无法应对某些特殊情况时,可能难以独立解决问题。这种过度依赖AI的心态一旦形成,那么也可能导致职场人忽视自身技能的提升和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这种现象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些专家和研究机构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有专家指出,为了防止职场AI依赖症导致员工技能退化,企业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其中制定明确的AI使用政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管理者认为AI技术的应用对员工的职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约有60%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的企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如开展针对性培训、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等,旨在减少AI依赖症对员工个人能力的影响。
其中,走在科技前沿的互联网行业,率先在内部推行了多项措施来平衡AI应用与员工技能发展之间的关系。例如,阿里巴巴通过设立专门的学习与发展部门,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在线课程资源和技术研讨会,帮助员工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行业趋势。此外,公司还鼓励跨部门合作项目,让不同背景的员工有机会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解决复杂问题。
有专家进一步建议,企业在引入AI技术时,应当首先明确其使用的具体目标和范围。是用于提高效率、减少错误,还是为了增强创新能力?明确的目的可以帮助员工理解AI工具的价值所在,而不是将其视为简单的劳动力替代品。
与此同时,制定清晰的AI使用边界,确保员工知道哪些任务应该由自己完成,哪些可以借助AI来辅助。例如,对于创意设计、战略规划等需要高度原创性和判断力的工作,应鼓励员工亲自参与,而非完全依赖AI生成方案。
除此之外,企业也应考虑定期为员工提供关于AI技术及其应用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高效地使用这些工具,同时也教授如何在没有AI支持的情况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持续的培训,可以确保员工的技能不断更新,保持竞争力。
90后观点
技术红利与职场人的自我修炼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普及,年轻职场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如何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避免因过度依赖AI而导致技能退化,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将AI等工具物尽其用之前,自己要有足够的能力和准备,专业技能才是职场竞争的核心。无论技术多么先进,扎实的专业基础始终是立足之本。特别是年轻职场人,应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确保在技术变革中保持竞争力。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游刃有余,不被技术所束缚。
当然,持续学习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日新月异,保持开放心态,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尤为重要。特别是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为职业发展增添更多可能性。
总之,年轻职场人应在享受AI等技术红利前,先修炼好自身技能,不能本末倒置。只有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持续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利用技术优势,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长远目标。
70后观点
单位应考虑运用ai后的职场文化融合
毫无疑问AI工具的运用可以提高效率,但用人单位不得不考虑其“副作用”,即和职场文化的融合。
一方面,AI技术的引入可能需要企业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从个人职责到岗位设置再到部门设置,可能都需要有相应的变动。
另一方面,员工对AI技术的接受程度不一,企业需要关注员工的担忧和抵触情绪,并进行适当的培训和沟通。
AI技术在职场中的应用正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理解和尊重这些边界,我们可以确保AI技术在职场中的健康发展,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