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下称“市二中院”),有了数字化建设的加持,司法决策正变得更加智慧。
无纸化办案
自2018年以来,市二中院陆续推出了无纸化办案、书记员集约化管理等改革举措,并以此为依托,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审判方式转型和管理方式升级。其中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实现了立案阶段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庭前电子阅卷、开庭时无纸化庭审以及庭后起草法律文书等功能,法院的所有办案过程都形成电子数据。
“就电子卷宗来说,原本这些证据原件需要人工移送,一方面耗费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日常定点定时移送增加了案件的移送时长。”市二中院民庭副庭长黄皓向记者表示,现今使用的电子卷宗,运用了区块链技术确保安全,通过电子移送替代人工,安全性、便捷性和及时性有了大幅度提高。
网上办案
为顺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给予劳动者更及时、便捷的法律保障,市二中院在前期无纸化办案的基础上,尝试研发网上庭审。如此一来,无论当事双方身处何地,只要有一部能连网的手机,便可以开庭。
根据流程,申请网上开庭只需登记当事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便会在开庭前三天给登记的手机号发送会议号,当事人通过微信小程序进入会议室。庭审结束后还能自动生成笔录,当事人确认无误并签名后,自动生成电子文书。
智能交互庭审
近年来,市二中院推出 “智能交互庭审”新模式,把法官能动作用与技术辅助作用有机衔接。
在一次开庭审理中,被告人突然翻供,称他此前并不认识本案的另一方。此时,系统立即对在案证据进行比对,迅速抓取矛盾点,并弹出两份证据,其一是被告人曾亲口承认在近两年间与对方有联系;其二是两年来被告人与对方之间的所有通话记录。面对这两份证据,被告人最终承认认识对方。
数据显示,“智能交互庭审”新模式带动了庭审质效和市二中院审判质效大幅提升。近3年来,该院案件的平均审理天数缩短4天,法官年人均结案数增加15件,当庭裁判率更是提高5个百分点。
自助投递文书
今年2月,虹口区检察院自主研发的“互联网电子告知和送达”系统正式上线。受送达人可远程在手机端直接进行法律文书签收。
据了解,适用电子告知送达的法律文书包括各类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委托辩护人申请法律援助告知书、变更羁押强制措施告知书等,案件当事人及其家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受送达人接到短信通知后,通过“虹口检察”微信公众号登录系统,经身份验证可在手机上查看文书、掌上签名,完成签收,第一时间了解案件阶段,获知诉讼权利义务。相较于直接电子邮件或短信发送文书,该系统实现了更私密和精准的投送。
上海瑞富律师事务所律师 李征连: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网络教学视频的传播,用户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和操作熟练程度都大幅度提高,手机的工具性愈发明显。原本需要工作日请假跑几次才能办好的事情,现在利用手机在下班时间或周末就可以办理,大幅节省了劳动者维权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近几年,数字赋能下的司法体系摆脱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时间、空间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发挥出了独特的优势,极大便利了劳动者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