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特种作业安全失去“保险栓”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吴迪 发布时间:2022-09-20 12:24

摘要: 不能让特种作业安全失去“保险栓”。

对于特种作业岗位而言,一张从业证书不仅仅是一个就业门槛,更是关乎安全生产、公共利益的保障线。这条保障线不能被某些人以造假的方式轻易击垮。


据9月16日《法治日报》报道,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及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需依法获取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然而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假冒政府网站,伪造、买卖假冒证书,诱导从业人员上当受骗;一些人通过“包考包过”等方式取得“假证”并进入有关行业。这给企业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埋下重大隐患。从去年9月起,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安部对此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一年来,有关部门查处无证上岗人员9855人,发现持假证人员1343人,向公安部门移交相关线索313条。


对于特种作业领域而言,查处的每个案件的背后都关联着一个个安全生产场景,丝毫大意不得。特种作业对岗位操作有着特殊的、专业的要求,稍有不慎,便可能会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根据有关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滋生,呈现出“双向奔赴”的景象:一方是不法团伙组建假冒官方网站充当门面,诱骗想入行的从业者缴费培训,然后发放假冒证书,并提供“验证保真”的迷惑服务;另一方是想从事特种作业人员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得合规证书而选择买假证,这也促使伪造、买卖假证的产业链不断壮大。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培训注水、发证放水,让相关技能证书的培训与发放变成了廉价的“镀金游戏”,有的“山寨证书”甚至搭着科技和网络的便车不断“扩容”。从家政服务到新就业形态领域甚至元宇宙等新兴领域都有“山寨证书”的身影。浑水摸鱼而发财者有之,傻傻分不清而上当者亦有之。诸如“武器工程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真真假假的证书,给相关用人方带来诸多困扰。


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现象之前也有,只是较为零散。而如今出现“升级版”——不法分子从制作山寨官网到验证证书真伪,全套包装、精准诈骗;还有的不法团伙采用非法手段,帮助考场中的学员作弊获得证书。这都使得大量特种作业失去安全“保险栓”,不确定风险大大增加。


假冒证书的层出不穷,主要缘于有利可图,不论是制售假证方还是故意买卖假证的人员,都是看重证书背后的利益。同时,有的行业对入行者往往只看有无证书而忽略能力考核,用人方面查验证书环节缺失或走过场,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造假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职业技能等级的认定权下放,某些机构借机“碰瓷”、曲解有关规定,编造出不少“山寨证书”,使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领域出现不少身份不明的“李鬼”。


特种作业“山寨证书”问题,不仅危害从业者安全及相关企业行业的发展,也危及公共利益与公共安全。从业者无证或持假证上岗,意味着其不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突能力,这无异于将自身和公众暴露于不确定的危险环境中,潜在危害很大。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制售链条,十分重要且必要。


近年来,随着有关方面不断治理,“山寨证书”现象已大为减少,但高迷惑性取代粗制滥造、团伙作案造假证书等新情况不能不防。为此,有关方面既要对科技化、网络化、团伙化制售假证行为加大研判打击力度,也要加强技能培训、考核、证书发放的过程监管,发挥好复审环节的把关效用,堵上一切可能的漏洞,不给不法分子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对于特种作业岗位而言,一张从业证书不仅仅是一个就业门槛,更是关乎安全生产、公共利益的保障线。这条保障线不能被某些人以造假的方式轻易击垮。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女职工入职虚报婚育情况,公司能否...

公司以上年度过错为由解聘员工属违...

车辆挂靠经营,驾驶员工伤谁担责?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