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扣加班工资、不足额缴纳社保费、换岗逼劳动者辞职……部分用人单位的这些侵权做法,不少劳动者都碰到过,却常常维权无门,然而,谢先生的操作堪称维权“教科书”——在记者采访本案期间,谢先生与原单位的劳动争议经区仲裁委主持已达成部分调解方案。听闻这一好消息,记者着实为他感到高兴,在此作一番梳理总结。
首先,提升证据存留意识。原单位从来不会主动发放工资条等凭证,但谢先生做了个有心人,每月都会索要并进行保存。这一张张载明工资构成的工资条就是他日后主张未足额支付加班工资的有力证据,令对方无法辩驳。当然在不同的劳动争议中,裁审部门都会要求劳动者承担初步的举证责任,所以说,包括劳动合同、解除通知、退工证明、工资单等都要做好存留,让无声的证据替你“发声”。
其次,善于运用信息平台。社会保险于一名职工的意义不言而喻。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乃至住房公积金,都会在每一位职工的特定时期发挥作用。所以,时时掌握自己的社保缴纳情况非常重要。目前,每一位参保人除了去区社保中心、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保窗口现场获取社保缴费凭证之外,还可以通过市人社局官网或随申办APP查询动态的个人缴费情况。一旦有用人单位存在故意欠缴或是不按实际月工资收入缴纳的情形,劳动者可在第一时间与单位沟通,或是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再次,掌握劳动法律知识。由于目前用工环境的复杂性,对于劳动者来说,个人主动学习获取一些劳动法律常识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入职起一个月内需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月制度计薪日是21.75天,法定年休假应按累计工作年限计算……常识装备得越多,越能够迅速对用人单位的不合法、不合规行为进行分辨,提升自身与单位的谈判沟通能力。
最后,知晓正当维权途径。在维权的道路上,劳动者其实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申请仲裁前,劳动者除了可以通过拨打人社服务热线12333,在街镇劳动保障窗口进行法律咨询外,每个区的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还可以为劳动者免费提供法援律师,指导填写仲裁申请书,以及代理参加仲裁调解和庭审。而且,随着“随申办·工会”的上线,职工在不便去现场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线上申请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