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6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今年以来,不少地方组织党员干部对新业态进行体验式、沉浸式调研。近期,该报记者跟随三名干部全程体验外卖配送员送餐工作,感受他们忙碌的一天,体味骑行路上的酸甜苦辣,同时也倾听他们在个人发展、权益保障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切实推动问题解决、提升调研成效。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同时,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他们能够集中发声的机会少、声量小,一些他们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要精准掌握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的所想所盼,服务好、团结好、引导好、带动好他们,必须对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进行深入扎实调研。
调查研究怎么做?光靠坐在办公室搞“键盘调研”肯定不行;衣不带汗、鞋不沾土、走马观花式的“调研”也不行。调研,要坚持眼睛向下、工作下沉。只有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成一片,跟随他们的工作脚步,熟悉他们的工作流程,体验式、沉浸式走进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才能摸实情、知民意,找准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达到解难题、促发展,强服务、办实事的目的。
譬如,报道里所提到的天津北辰区建设了300多个“红色加油站”,为外卖配送员提供歇脚休息、充电饮水、避暑取暖等服务。通过体验式调研发现,部分站点由于地理位置不佳、基础设施不齐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原因,使用率和知晓度还不高。再如,因商家对食品包装不善,加之恶劣天气影响,使外卖配送员在平台受罚,暴露出平台对外卖商家、客户的监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这些细节情况,如非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对面详谈,或者跟着他们亲自体验感受一番,很难被发现。他们一天辛苦奔波,很难抽出时间专门处理这些事情,这种情况下,“体验式调研”就能充分化被动为主动、实时实地掌握第一手信息,从而聚焦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薄弱环节,创新方式方法,真正把对他们的帮助“帮到点子上,助进心坎里”。
每个群体都有自身的特殊性,面临的困难也不尽相同。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只有用“体验式调研”与工友们交心,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对于他们的关爱才能更实更细。如此,才能切实团结好、凝聚好这一群体,用心用情用力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