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谈时君与罪犯谈心
上海市南汇监狱是一座特色功能性监狱,七监区是集中收押的老病残女犯的监区,监区40多位女警守卫着高墙内的安宁,为女犯铺就新生“向阳路”。
“五一”劳动节,记者连线节日期间上岗执勤的监狱民警,从交谈中感受到她们的质朴无华,一年365天,即使在节假日她们也坚守岗位,用温暖法度挽救失足灵魂,日行万步中唤醒蒙尘的心。
从警24年老民警:时刻绷紧那根“弦”
上午8点,谈时君进入承包监组内,询问女犯前一天晚上的情况,自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和其他女警的日常工作内容一样,谈时君不仅要组织女犯开展绒绣、插花、国画、折纸等课程,还要引导她们进行劳动改造,并且要随时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和日常表现……在工作时间内,女警片刻都不能松懈。
按谈时君戏谑自己的话来说,她既是“保姆”又是“老师”,因为管理的都是老、病、残罪犯,所以不仅要教导她们遵规守纪,指引她们知法崇法,还要保证她们的生命安全。
前几天,一名年约七旬的聋哑女犯在半夜时分突发心血管疾病。因为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呼喊,只能试图爬起来求救。那天正值夜班的谈时君从监控中发现这一异常情况,迅速反应,和监区警力第一时间将其送到监狱总医院救治。经过医生和女警千方百计的抢救,性命垂危的病犯最终转危为安。
实际上,诸如此类的情况在七监区很常见。老年犯大多身患基础疾病,有的还患有精神疾病,值夜班时候民警们也必须紧紧绷着那根“弦”,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才能对女犯身体的突发状况迅速反应。
“对于收押老病残罪犯的南汇监狱来说,管理教育工作更具挑战性。”谈时君坦言,不仅是身体原因,还因为她们绝大部分人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年纪大思维模式固化,矫治难度比较大。不少民警甚至会遇到拒不认罪、不服管教的“顽固犯”。
谈时君告诉记者,面对老龄女犯要有耐心,听她们诉说心中的烦恼,更要把她们的诉求放在心上,帮助她们合理解决问题。“有的女犯注重与家人的联系,有的则是希望得到民警关心,针对不同诉求的女犯,在合理范围内帮助她们,能让她们更好地服从民警的管理,从而进一步矫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从警2年新民警:这身制服给了我底气
25岁的倪佳茵从警两年半,是2020年入职的民警。
倪佳茵指导罪犯进行康复性改造活动
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后,她通过了上海市公务员考试,来到了上海市南汇监狱。在学校读书期间,她也曾在社区矫治中心实习,对误入歧途的人进行教育改造。如今,才发现监狱不同于地方,从事管教工作之初,倪佳茵还是会有点“犯怵”。
在老民警的悉心带教下,她逐渐适应了岗位工作。“穿上警服的时候,无论我年纪如何,面对何种女犯,我都能够坦然面对。”这个活泼爱笑的民警,或许在父母眼里还是个小女孩,但穿上警服后被女犯称作“队长”的她,深知这份压力与责任在肩。她告诉记者,正是这身警服给了她底气。
“与女犯朝夕相处,我更了解她们,她们也会慢慢建立对我的信任,但我更明白,身份不同,我们要把握关心的‘度’。” 监狱作为国家刑罚的执行机关,坚持“情理法”还是“法理情”,是新警们开始工作之初就需要厘清的问题。倪佳茵和同事们认为,以法作为基础,从情入手,由情入理,最终以理服人是工作的最佳模式。
如今,面对岗位工作倪佳茵驾轻就熟。努力上进的她还积极参加了“监狱青年民警讲师团”,成为一名兼职讲师。今年4月期间,她发挥专业特长讲授的课程《认罪悔罪进行时》,获得全监狱罪犯的一致好评。教授法律知识,帮助罪犯矫正思想,促进他们认罪悔罪重获新生。她希望,用自己在学校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帮助更多罪犯知法、懂法、守法,积极投入当下的改造。
倪佳茵告诉记者,她从警以来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天湖多少平安夜,申城几代守夜人。”诚然,监狱民警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或许鲜有人看到他们身着警服身影后的艰辛和付出,也很少了解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他们以身为炬,守卫着社会的安宁,守护着万家灯火,建设着平安中国。穿披藏蓝,并非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只因警服在身、责任在肩。并非他们不知疲惫,却从不轻言放弃。因此不管是有着丰富管教经验的“老法师”,还是刚踏出校园的新民警,只因名前冠有“人民”二字,他们都同样地勇敢、坚毅。
初心,是一种信仰,她们心里不仅装的是小家,还有大家,更有国家。“我相信我的名字可能无人知晓,但故乡不会忘记我,祖国不会忘记我。”倪佳茵坚信,谈时君坚信,所有默默驻守一线的监狱民警都坚信。风雨兼程,熠熠警徽灿然生辉,她们选择勇敢无畏,她们选择默默坚守,是对不忘初心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