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化生产的成品逐渐取代了原始的手工木活。但在上海城市科技学校,有这样一个人,把木工技术做到了世界第一,让众人再次聚焦这项古老的“卯榫”技艺。日前,记者专访了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金牌得主邵茹鹏,他刚从瑞士返回,目前是学校建筑工程系的一位专业老师。
做木工就像下棋一样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不用一颗钉子,利用榫卯结构就能将家具牢固组装起来,就像是家具的“关节”。一般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堪称“天衣无缝”。
不过,在邵茹鹏的眼中,“卯榫”的精妙,绝不仅仅是两个木结构之间的简单“拼合”,而是三个、四个,甚至是更多木结构之间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效果。如他在世界技能大赛中的作品“窗户”,就有十多个木杆件组成。且每一个卯榫结构都必须达到轻轻地推入、拔出,不松动、不摇晃。不能像老底子那些木匠一样,用锤子把卯榫“敲敲紧”。
(浑然天成的卯榫结构)
“制作家具就像下棋一样,不能用单项思维去思考,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卯和榫的处理,都会影响到各个杆件之间缝隙和稳定性。”邵茹鹏进一步解释道:“为了追求精细,从最早的画线和切割开始,就必须做到分毫不差。”
在学校实训基地,邵茹鹏向记者展示了如机器一般精准的双手。开卯时,他左手握着凿子,紧贴胸前,凿口呈90度垂直于木头表面,右手拿着锤子,重心向前。伴着干脆利落的敲击声,凿口缓缓向下。在接近卯口底部时,他又改用身体的力量,让刀口走完最后的几毫米,而不伤及侧面和底部。
开榫头时,他利用圆锯先是锯出几道深浅一致、间隔均匀的“槽”,然后再作进一步加工。记者注意到,邵茹鹏每一次“手起刀落”,无论是肢体还是眼神,没有丝毫的停顿和犹豫。“反复训练,让肌肉去记忆每一个动作,等你练熟透了,你用凿子推出的木片,甚至薄到可以透光。”
对木匠来说,工具就像身体的一部分,对它越熟悉,越有感情,用起来就越顺手。邵茹鹏告诉记者,如凿子、刨子、画线器等一些传统木工工具,地道一点的师傅都会自己去打磨和调整。“记得刚接触这些工具时,一不留神,用力过度,凿子划过木头,一下就扎进了肉里。”他笑着说。
(邵茹鹏在世界技能大赛上)
世赛场上比拼“精细”
刚刚过去的十月,在瑞士巴塞尔举办的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上,当“Rupeng Shao”的名字紧跟着金牌在大屏幕上出现的那一刻,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呐喊声,这也是我国在世赛舞台上获得的首个精细木工项目冠军。
精细木工项目规定参赛选手要在4天、22个小时内,利用现场提供的设备材料,完成杆件制作、榫卯连接、拼装、打磨和装配,最终完成作品,主要是门窗。
木工活,难就难在“精细”上。在比赛中,选手需要用机械加手工的方式,将木料加工成规定的形状和尺寸,木料连接处全部要用榫卯连接,缝隙要控制在0.2毫米内才不会被扣分。同时选手们还要顶住失误、扣分、判罚等带来的各种压力,甚至一些国家的选手因为受不了压力而当场退赛。
(金牌是对邵茹鹏“四年磨一剑”最好的嘉奖)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建筑工程系副主任曹育梅向记者介绍,世赛考核选手对放料能力的精准程度,1:1的放样步骤来确保材料尺寸的精确度,这在我国传统木工中是前所未有的。此外,世赛的榫卯连接形式与中国传统的榫接形式也有差别。每一套考题都单独配置了考核点,不仅是多方位的,还是不可预知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这句话来形容世赛训练,再贴切不过了。回忆过去四年的集训,邵茹鹏伸出满是伤口和老茧的双手。“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除了中午休息1个半小时,其余时间基本都在训练。”尽管枯燥、孤独,但对木工的热爱,让他每一次训练都像是玩儿一样。“在工作室里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不管训练有多累有多苦,对我来说都是享受。只要手里摸不到木头,心里就感觉空荡荡的。”
凭借恒心和毅力,邵茹鹏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我看到很多技能型人才在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我也期望能在这个舞台上走出自己的职业之路。”他告诉记者,眼下自己正带着下一批年轻人备战世赛,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理念和经验。“我也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们能走出赛场,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绝活去创造更多好看实用的家具,让木工艺术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头图:邵茹鹏在练习使用工具,他说,对工具的熟练程度要达到肌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