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活丨靠耳朵就能听出故障来?地铁工匠练就听音诊“病”的绝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柴一森 发布时间:2022-11-09 17:44

摘要: 盛忠明每天都会对维修工作进行总结,思考也常常给他带来灵感。

在上海地铁职工队伍中,有一位拥有“听音诊断”绝活的检修师,列车上任何一点细微的“异响”,也逃不过他敏锐的耳朵。他还能通过异响的节奏和频率,判断列车潜在的故障。他就是上海工匠,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的高级技师盛忠明。



对每一个部件了如指掌


“在车厢里你能听到的声音有很多,比如车门开关的咔哒声、空调运作的呼呼声、刹车发出的滋啦声等。”谈起这个绝活,盛忠明说:“首先你得沉下心来听,才能抽丝剥茧,剔除无关紧要的杂音。其次你要清楚每一种声音所对应的零部件是什么,它可能是一个叶片、一个螺丝、一个轴承。”


记者跟随盛忠明登上一辆待检修的列车,在靠近车头处的一扇车门旁,盛师傅神秘一笑,“我把门打开再关起,看看你能不能听出端倪来?”然而经过六七次尝试,记者也没能听出异样。“现在我把门慢慢拉开,你再仔细听听。”盛师傅又尝试了几次,记者这才注意到,当门开启到某个特定位置时,轴承会发出极其轻微的“嘎吱”声。


盛忠明正在检查车门部件的润滑情况


“在地面运行的线路,头尾两节车厢最前端的客室车门,受雨水侵袭最厉害,一旦门润滑油缺失,很容易因轴承生锈导致异响。”盛师傅向记者表示,对检修师来说,听音诊“病”虽不是“必修课”,却最能体现检修人员对车辆的熟悉程度。“很多异响难以用语言去描述,但耳朵里听着不舒服,多半是哪里有问题了


盛忠明家住浦东三林,每次上下班都要乘坐地铁6号线。一天,他在上班路上注意到,列车启动后有“唰、唰、唰”的响声。“当时我就推断,这个声音肯定不是正常电机工作的声音,很可能是异物被吸进了电机散热的网罩。”于是,他循着声响来到最接近电机上方的客室车门处,仔细倾听确认后,记下可能有故障的列车号和车厢号,并将故障信息传递给6号线的日检人员,安排这列车在运行至终点站后退出运营。


事后,6号线检修人员的反馈也证实了盛师傅当初对异声的判断:在列车底部电气箱散热网罩里果然发现了吸附进去的异物,风扇叶片带着异物高速旋转发出了异响。


地铁里的“创新能手”


地铁检修师又常被人们比作“地铁医生”,而专治疑难杂症的盛忠明则称得上是“主治医师”。一次,列车牵引系统显示存在故障,但大家怎么也找不到原因。盛师傅到达现场后,通过翻看图纸、查看故障信息,结合多年的维修经验,判断是列车制动系统里的压力传感器出了问题。“在寻找故障时,我一般会追溯车辆3、4天之内的车载信息和运行数据。这就像人发烧一样,可能是疲劳,也可能是有炎症,但一定是有迹可循的。”


除了检修功夫了得,盛忠明还是同事们眼中的“创新能手”。在他的工作室里,盛师傅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起那些“小身材但有大用处”的创造发明。


例如,电动列车主蓄电池充放电实时监测设备、受电弓高度定位测量压力工具、蓄电池单体加液漏斗……大大小小共有43件创造发明。其中一些发明的使用,将维修工时缩短了近50%,为企业节省大量生产及人力成本。他的创新成果还获得国家专利9项、市级及行业成果荣誉12项。其中,他自主设计车载单元制动机拆装起重及精确对位工具,解决了车载人工拆装起重的安全隐患,维护更换耗时下降了75%。


“我每天都会对维修工作进行总结,思考也常常给我带来灵感,比如这个工艺可以改进一下,那个地方可以发明个工具。”在盛师傅眼里,一名好的维修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了热爱,自然就会钻研。你看,公司为了把我的灵感转化为现实,还特地添置了3D打印机,我利用业余时间自学3D建模技术软件,把灵感转化为生产实践。”


盛忠明和他的徒弟


最近,盛师傅和他的徒弟们又迎来一个好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18个新职业,“城市轨道交通检修工”便是其中之一。“这让很多地铁车辆检修师,尤其是年轻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和获得感。”盛忠明说。


据了解,包括车辆、通信、信号、变电、触网、线路桥隧、车站机电等专业在内,目前上海约有轨道交通检修从业人员近万人。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也将借此机会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让技术人才有平台、有空间、有奔头,造就更多像盛忠明这样的技术技能人才。

摄 影:展翔
摄 像:柴一森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全国第四届汽车发动机装调工职业技...

中国C919大型客机研制群英谱影...

职工故事丨公交车厢好事不断,拾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