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又是一年冬至到。冬至亦称“冬节”“长至节”“大冬”“亚岁”等,古时候,这一天,朝廷上下要放假,皇帝要率三公九卿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民间歇市停业,亲朋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宴请,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流传着不少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和馄饨的食俗,南方地区有吃汤圆和长线面的习惯。
冬至吃饺子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北方,冬至吃饺子是必不可少的。饺子最早名“娇耳”,唐代曰“汤中牢丸”,元代叫“时罗角儿”,明末为“粉角”,清朝改称“扁食”,并延续至今。
馄饨
馄饨,原写做“混沌”,最早流行于南宋,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据《燕京岁时记》载:“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清人杨静亭的《都门纪略》书中有词赞曰:“包得馄饨味胜长,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冬至日时,吃一顿热乎乎的美味馄饨,成为旧京时百姓家里很不错的佳肴小吃。如今很多地方还保留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并且在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称呼:广东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它是一种以糯米粉为面团,内包肉、菜、糖、果、豇豆、赤豆沙、萝卜丝等蒸煮而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以取全家团圆之意。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赠送亲邻或待客。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如今南北各地都有不少汤圆的名品,并且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汤圆。
红豆糯米
此外,冬至这天的美食还有很多:如江南水乡吃红豆糯米饭,苏州喝掺了桂花酿造的冬酿米酒,可与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一起配饮。广东以鱼肉腊味蚬菜杂烹,环鼎而食之,谓之“边炉”。福建浙江江西有用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做成的麻糍。杭州人蒸上几块新米糕,并将冬至那天吃剩下的鱼头鱼尾放在米缸里过一夜,第二天再拿出来品尝,这样的传统被称为“冬至尝安乐菜”。在台湾,至今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称之为“食祖”,以示不忘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