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日晚,上海民族乐团抗疫短片《共同家园》正式上线,近50位演奏家和幕后工作人员通过线上合作,用音乐、画面、文字相互融合的方式,传达了国乐之光的温暖力量,也传递着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数十位演奏家云聚,合奏抗疫乐曲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抗疫短视频《共同家园》,集结了上海民族乐团近50位演奏家和幕后工作人员。视频中,每一位乐手用自己的乐器在家里录制视频,背景或是客厅,或是阳台,他们的名字后面都标注着各自的籍贯。
江苏、湖北、甘肃、黑龙江、辽宁、湖南……数十位乐手来自祖国的各个城市,如今他们在云端相聚上海,共同奏响了抗疫乐曲《共同家园》,以国乐的方式传递着上海以及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战胜疫情的信心。
视频最后,乐团团长罗小慈书写的“艺起前行”成为了短片的点睛之笔。罗小慈表示,“写下艺起前行四个字,是想和朋友一起互相鼓励。困难一定会过去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在剧场重新相聚!”
精雕细琢,乐团开展演奏家线上考查
其实,疫情期间,上海民族乐团一直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以文艺的方式在线上陪伴着宅家的上海人民。
记者从上海民族乐团了解到,乐团开展了演奏家线上练习考查活动。乐队各声部演奏员按照指定练习曲目每日居家练习,并会在指定日期内上交演奏视频。
这些考查曲目均为乐团近年来新创作的优秀器乐独奏作品,难度颇高,不仅考验乐手的基本功,也让他们在居家期间对“练琴”有了更多思考。乐团二胡演奏家卢璐感叹,“我现在对‘抠细节’有了一种洁癖,这种精雕细琢、反复思考的感觉很不错。我想在我这个年龄、这个阶段还可以毫无保留地‘挑剔’与‘被挑剔’,这是一种精神财富!”
云赏乐、云串门,还有专业乐手的练琴笔记
不仅如此,此次疫情期间,上海民族乐团还通过网络推出了丰富的“艺起前行”系列活动。比如“云享民乐”线上民乐欣赏系列、“云串门”——做客艺术“家”系列和“我的练琴笔记”系列三大板块。
其中,“云享民乐”系列是最直接的艺术欣赏活动。据悉,从3月23日至5月4日,上海民族乐团几乎每天都会以直播的方式为线上观众送上饕餮大宴。这些音乐会是乐团近年来的原创优秀品牌,包括《海上生民乐》《共饮江河水·同聚中华情》《紫禁城》等等。这些音乐会不仅观赏性和艺术性极强,也在疫情特殊时期以国乐的形式为观众传递着正能量。
“云串门”系列通过不同的演奏家探访,带观众了解了当代民乐人的不同风貌和艺术特点。而“练琴笔记”系列则是演奏家内心关于音乐的分享。比如扬琴声部首席曹蕴,就通过5篇练琴笔记连载分享了自己如何扎实基本功的历程,给予了琴童家长许多指引。
此外,乐团的艺术家们也在通过自己的个人账号发表视频、图文等创作作品,尽自己的力量为上海加油。
(上海民族乐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