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请下楼,测核酸了!”近日,在申城的部分社区中,带着昆腔雅韵的志愿者之声越来越多。原来,为了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倡议书》,线下演出停摆后,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就第一时间号召剧团党员组成了志愿服务队,纷纷投身社区一线,贡献来自申城戏曲人的“战疫”力量。
面对近期上海疫情防控的严峻态势,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没有一个是旁观者。为了尽早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申城的文艺轻骑兵们更是没有偏安一隅。作为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同时又是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的谷好好,也积极下沉到社区一线。
众所周知,作为从艺30多年的刀马旦演员,谷好好塑造了诸多经典角色。她是《挡马》里的杨八姐、《昭君出塞》里的王昭君,也是《扈家庄》里的扈三娘、《红泥关》里的东方秀,她清凉通透的嗓音更是让不少戏迷印象深刻。
然而,当4月7日听到社区核酸检测缺人手时,这位戏曲名家立刻化身社区“小蓝”。 “我的特长是嗓音响亮、体力好,居委会给志愿者准备了喇叭,有现成录音,但我喜欢自己喊人。”就这样,带着刀马旦风风火火的本色,谷好好很快忙碌开来,上昆人特有的昆腔也在社区里传开了。不仅如此,为了缓解邻居们特殊时期的焦虑情绪,谷好好还将上海昆剧团的云演出链接发到了业主群里。“菜也要买,戏也要看,保持良好的心情非常重要。”
“疫情放慢了城市的脚步,美好家园需要我们一同守‘沪’!” 在上海志愿者官微发布的视频里,谷好好呼吁大家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携手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事实上,在上昆,这支队伍就已经扩大到了百余人。
记者了解到,截止目前,上昆志愿服务队已有163人次,投身本次疫情防控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631.5小时。在职党员全部到所在居住地社区报到,实现“双报到”率100%,主动协助基层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平日里,他们是传统文化工作者,此刻,他们只有一个身份,就是城市安全守护者。穿上防护服、带上防护面罩,变身“小蓝”和“大白”,曾经的戏曲人成为了各自街道、社区里凝心聚力的“宣传员”、防控一线的“守门员”、倾心关怀的“关爱员”、平安家园的“守护员”,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着申城戏曲人的责任与担当,也为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不仅如此,上昆志愿者还充分发挥文艺专长,创作了抗疫主题昆歌《美韶华·玉桂枝》,以传统昆曲的意韵谱写动人的战疫赞歌。在社区核酸检测点,来自上海昆剧团的志愿者还为居民奏响了大提琴曲,用音乐鼓舞民心。
文化力量凝聚战“疫”信心!虽然每一件都是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却一点点织牢了申城疫情防控的防护网。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攻坚战中,上海昆剧团的党员志愿者们也用自身的坚守奏响了申城并肩战疫的铿锵旋律。
(上海昆剧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