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出行客流呈现四大特点,自驾占比80%,处绝对主体地位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5-01-14 12:08

摘要: 今年春运开始相对较早,客流将呈现“对外保持增长,市内总体平稳”的特点。

1月14日,2025年春运正式开始,至2月22日结束,共计40天。记者从上海公安交警部门了解到,今年春运开始相对较早,客流将呈现“对外保持增长,市内总体平稳”的特点,客流总量预计将达4961万人次,同比增长14%。


今年春运自驾出行处绝对主体地位


据交警部门介绍,今年春运主要呈现出几大特点。首当其冲的就是,新增不少交通变量。


据悉,今年本市主要涉及4处铁路运行调整。其中,虹桥枢纽地区,客流预计小幅增长,短途出租通道排队时长增加;铁路上海南站,1月5日起沪昆高铁移至上海南站以来情况平稳,但高峰日客流预计将由原来5万人次提高至18万人次,周边地面道路和沪闵高架交通流量预计增加;铁路松江站,目前客流较为平稳,预计高峰日外围部分道路通行压力提升;新开通的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预计出行高峰日沿线站点及周边道路流量较高。


特点二,自驾出行流量增加。据相关部门预测,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春运自驾出行处于绝对主体地位,约占80%,机动车易致祸交通违法风险较高。


从近三年春运期间交通事故情况看,机动车因“未保持安全距离”“机动车未让优先通行方先行”“违法变道”等交通违法引发的事故较多。各位市民朋友在出行期间要时刻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避免超速、文明礼让,确保出行安全。


特点三,客货运输增多。据悉,春运期间,大客车、拼车包车等客运出行增多,能源保供、民生物资等货运需求旺盛,客货运输交织,安全风险加大,尤其货车肇事肇祸风险突出。


据统计,近三年本市春运期间发生涉及公交客运、公路客运、危化品运输车辆以及货运车辆事故4000余起,造成45人死亡。另从近期情况看,乘客不系安全带、客车超员、货车超载等违法行为仍然较多,大型货车未“右转必停”违法引发事故也时有发生,事故风险仍然较高。


特点四,节后返程流量较高。据预测,节前出行高峰预计在1月25日(腊月廿六)前后,约100万人次/日,同比增长12%;节后返程高峰预计在2月4日(正月初七)和2月15日(正月十八)前后,其中正月初七到达量约104万人次,同比增长5%。


据统计,近三年节前出行期间事故占春运期间事故总数的39.2%,日均发生事故1880.6起,节后返程期间事故占春运期间事故总数的52.7%,日均发生事故2051.9起。其中,近三年春运最后十天事故较多,占春运期间事故总数的33.2%,日均发生事故2284.6起,请市民注意行车安全。


如若发生交通事故,请快速处置现场


针对春运期间几大特点和出行客流情况,交警部门发布了相关安全出行提示。


首先,建议市民关注预警信息,做好出行规划。据介绍,今年春运期间,本市平均气温较往年偏高、降水偏少,但不排除阶段性低温冰冻可能。届时,郊区公路、临水道路、隧道桥梁、高快速路弯道等路段可能因路面湿滑冰冻或视线急剧下降引发行车安全风险。出行前,请及时关注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公布的出行信息,根据天气、交通管制措施和道路通行情况,提前做好出行规划,调整出行策略。


此外,建议司机们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出行。春运期间亲朋好友聚餐饮酒较频繁,机动车驾驶员要切记“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此外要避免疲劳驾驶、超速、未按规定礼让、违法变道等易致祸违法行为;货车驾驶员不得违规载人、超载,途经路口要牢记“右转必停”;行人、非机动车驾乘人员出行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指示,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系安全带。


最后,交警部门提醒,如若发生交通事故,请快速处置现场,避免二次事故对“车能动、人未伤”的事故,要按《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有关规定,通过使用“快处易赔”微信公众号、“交管12123”等事故现场快处方式,在固定证据后迅速撤离现场,再进行事故处置及后续保险理赔,尤其是高速公路发生的事故,务必按照“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操作,加强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同时防止二次事故以及长时间、大面积拥堵。


此外,重点提醒驾驶员出车前检查车辆胎压、车灯运作情况,将三角警示牌放置于易拿取位置,便于需要时及时取用。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春运火车票进入最后抢票冲刺阶段,...

站足3小时等开票、线下排队手机抢...

2025年春运首日火车票明起开售...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