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胃部是否向你发出过“求救”信号?这个季节保护好脾胃很重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健康时报 发布时间:2021-01-16 15:44

摘要: 老胃病患者除了规范服药治疗,日常养胃不可少。

很多人经常有胃不舒服的情况,没按时吃饭就胃疼、吃点饭就胃胀或烧心、偶尔有反流症状、睡觉前不舒服等。对于这些症状,不少人习以为常,觉得没什么。


但其实,这都是胃部发出的求救信号。眼下正值三九严冬,寒冷是胃病的一个诱发因素,如何在这个季节保护好脾胃,可是有不少学问。


慢性胃病不及时治疗易癌变


所谓“老胃病”,包括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临床表现主症为胃脘冷痛、得食痛减、遇冷加重、饮食减少、呃逆、泛酸、大便时干时稀等,发病率高,迁延难愈。


“老胃病”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节加重,春夏季节有所减轻。


在慢性胃病中,尤以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黏膜肌层增厚的病理改变。


临床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少数可由于病情发展加剧而形成胃癌。相对于其他癌症,胃癌如果能早期发现胃部病变,存活率可达到90%以上。


所以,针对胃部的定期检查很重要,尤其是以下几种情况:


40岁以上的男性,40岁以上的胃癌患者占胃癌总人数的96%以上,而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2倍多;重口味的人,尤其是习惯吃高盐、腌制、烟熏食物的人;有胃部疾病的人群,比如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做过胃部手术,或有胃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的人;有肿瘤疾病家族史的人;有相关疾病的人,比如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患者常常有萎缩性胃炎;生活习惯不好的人,比如长期抽烟、饮酒、不爱运动、肥胖等。


中医药治“老胃病”效果好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劳倦及情志不舒是胃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按照中医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原则,中医治胃病以和胃降逆、通络定痛、健脾消胀为主,且有很多优势。


第一,中医药不会致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人体也不会对中医药产生依赖性。


第二,中医药取决之于天然,避免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服用安全。


比如,中医制剂摩罗丹,组方由百合、茯苓、白术、玄参、乌药、泽泻、麦冬、当归、茵陈、白芍、石斛、九节菖蒲、川芎、三七、地榆、延胡索、蒲黄、鸡内金18味中药材组成,其中13味药材均在卫健委公布的药食两用目录中,有悠久的药用、食用历史。


第三,中医药治胃病,不仅着手于“治”,还有调理作用。


以摩罗丹为例,其成分中的百合、石斛滋补胃阴;麦冬、玄参滋阴清热;茯苓、白术健脾益气除湿;当归、川芎补血活血;蒲黄活血化瘀;三七止血、活血;鸡内金可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胃排空;乌药温中行气;白芍缓急止痛;地榆凉血止血;泽泻利水渗湿;茵陈清热利湿;菖蒲利湿醒脾,能直击病灶、驱除病气,同时修复胃黏膜。



对于多种胃部疾病,及长期反复发作的老胃病患者,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临近严冬腊月


护好肠胃很重要


胃作为消化器官,我们吃的每一口食物,都可能成为威胁肠胃健康的“利刃”。


尤其是老年人,本身消化能力减弱,胃动力差,食物容易积聚在胃底,诱发胃病。随着年龄增加,很多中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胃的肌肉层和黏膜层逐渐萎缩退化,消化能力及抗病能力日趋降低。


年轻人也容易中招,上班久坐、饮食不规律,胃肠蠕动减少,年纪轻轻的胃病患者在临床很常见。老胃病患者除了规范服药治疗,日常养胃也必不可少。

责任编辑:谢静怡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今日雨水,早晚温差大,这几点养生...

寒冬腊月,胃部是否向你发出过“求...

三九寒冬,千万护好身上这3处!不...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