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飞机由成千上万的零部件构成,然而,并非所有的零部件都为人所知,孔位就是其中之一。看似小小的孔位,实则责任重大:在飞机大部段对接区域,需要安装数以万计的紧固件来保证飞机结构强度,既要满足飞机不同的调姿状态,又要适应高质高速的要求。
然而,传统工艺是采用工人手工划线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会产生人为质量问题。“手工划线存在误差,不同操作者技巧和经验不同,也可能导致孔的质量和尺寸不一致。”在型号批产阶段,“制孔顽疾”已经成为上飞公司ARJ21事业部机身装配工艺室室主任曹红美心里的“头等大事”。风浪里试舵手,困难中识英雄,再难的骨头也要啃下来。班组以曹红美为首,结合部段对接和全机对接工艺人员,形成了一支专业多元化的队伍。
深入一线了解现场操作人员的需求,是团队成员主动迈出的“第一步”。从不同区域收集而来的诉求,被团队成员转化为各类钻模板和钻孔样板,这类钻模板覆盖了70%的孔位,经投入现场使用后,减少了超过数千个孔的手工定位划线时间,单架机的制孔周期压缩了3天,单机降本数万元,这个效率的提升对于生产提速来说是一剂“强心针”。
现场钻模板数量众多,涉及的孔径种类有四种,如何能避免出错呢?“这时候,我们从精益目视化管理中获得了灵感,迈出了‘第二步’,”曹红美团队在反复了解现场的工作习惯等方面后,想到了一种“醒目”的方法:对同一区域的不同孔径终孔衬套使用不同的颜色,作业时只需识“色”辨“孔”,避免使用错误的钻模板。这一改进应用后产生了良好效果,大大降低了偏差发生率。
然而,正当团队为取得成果感到欣喜时,现场的一个质量问题又引起关注。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按颜色标识更换钻头,打出了超差孔径,消耗了不少时间才完成返工。
这次失误给引发了团队的又一次思考:一架到数十上百制孔零偏差不足为奇,怎么才能做到一直不出问题呢?曹红美立即组织了一场头脑风暴,邀请到涉及工艺策划和生产相关的人员参与。
“能不能在现有颜色辨识钻模板上增加钻头防差错的装置,避免失误呢?”会上,有人率先发言,然而,改进设备难度大、成本高,实行起来不现实。“那么可不可以设计钻头更换流程”“要不加强对操作人员培训”……但是,这些方法治标不治本。就在讨论陷入僵局时,曹红美结合原有操作经验想到,能否与设计方沟通,将同一个区域的孔径统一,从而避免更换钻头的操作?“举个例子,如果把加工的区域比作办公室的话,原本根据图纸,我们要摆放9张同样的椅子和一张不同的椅子,这张不同的椅子我们需要特别记住,从设计上更改后,办公室里10张椅子是统一的,从而避免了差错。”这个想法从源头入手,大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工况进行了评估,都认为可行。随后,大家又根据不同紧固件的性能制定了优化方案,确保在优化紧固件孔径的同时,不会对飞机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经过多方评估和论证,最终通过该方案,设计图纸完成更改。
最终的“第三步”,团队重新进行工艺策划,并且协调设计将同一区域的孔径统一,这样工人制孔时就不用再做“选择题”了,最终从根本上攻克了“制孔顽疾”。
“创新优化来源于装配现场,装配现场也是创新优化的最终落脚点。”长期以来,班组立足于“金点子来源于现场,金成果反哺于现场”的理念,始终秉持“没大没小、没上没下”的原则,即群策群力时创意不分大小,讨论方案时职级没有上下。小到一个开孔衬套、划线工具,大到自动制孔机器人、对接型架,只要是利好于现场的,都是大家各抒己见,共同商讨出的结果。通过营造“谁能干就让谁上,谁干得好就奖励谁”的良性竞争氛围,班组获“大飞机银牌精益班组”“十佳党员创新优化小组”“群策群力优秀创新团体”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