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虎辞旧岁,卯兔报春来。今年的春节非同寻常,阔别家乡许久的“打工人”早早启程返乡,列车送走了一批批在沪职工,也有一批劳动者坚守在岗位,或为职责使命,或因顶岗轮休,或只是想要多挣些钱。
本期“我的打工人朋友”,记者走进护理站、外卖配送点、货运公司,了解护三大行业留沪劳动者的在岗春节故事,舍不下老人的坚守、物质精神双回报的满足、努力打拼奋斗更好明天,他们各有各的精彩,同时,新年慰问、游览东方明珠、工会寄送特产至员工老家,工会也为他们送上了新春关心关爱。
护工护理员:
这个春节,我们和老人在一起
每逢新春佳节,“找不到护工照料老人”成了不少家庭发愁的事。在这个老年群体健康备受关注的冬天,要找到一名能够帮上忙的护工,更成了一个难题。
而在春节返乡潮来临的同时,也有一批护工护理员选择留在了上海,陪伴在他们朝夕相处的老人身边。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海爱以德嘉可护理站,倾听他们的新春故事。
顶住新春护工荒
这个春节天天在岗
除夕夜那天,上海爱以德嘉可护理站护理员张文君一如往常,清晨出门,依次赶往一个个老人的家中,打招呼、接热水、擦身体、换衣服、按摩,一小时的护理时长后,他匆匆赶往下一站。
像张文君一样早早出发的,还有爱以德嘉可护理站的裴大华,三年因照护工作未归家,她错过了儿子入伍与退伍的时刻,每次只能隔着手机屏幕看看儿子胸前的大红花。
新春佳节、返乡高潮,在回家的吸引面前,他们在岗的理由简单而纯粹——“我回去了,我负责的老人怎么办呢?”老家河南的护理员阎小会告诉记者,由她负责的老人中有三位失能程度达到评估等级六级,需要每天上门进行照护服务,在春节本就缺人的时候,她决定留在上海继续工作,并接过了部分返乡同事手上的护理单,分摊压力。
2016年,上海入选第一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2018年,上海开启全面推行长护险制度,当前在上海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的老年人数量已超40万,长护险分为医疗照护与日常照料,根据老人的评估等级明确具体照护的时间、内容等。
“不仅要给自己的老人服务好,还要帮其他的同事,让他们回去安心过年。”留沪的护理员们一致认为,这个新年任务更重了,使命更大了,也更加忙碌了,护理员的单子往往一天下来,从南到北横跨了整个杨浦。
据爱以德嘉可护理站站长顾建萍介绍,全站三分之二的护理员留沪过年,为了让他们安心过好年,护理站发放了1000元的留沪补贴,杨浦区总工会、杨浦区医养照护行业工会也纷纷送来慰问。
(护理站收到了春节的关爱慰问。)
汽车销售34岁转行护理员——
“这是一份劳有所得的体面工作”
护理员在每一个家庭中是特别的存在,他们以陌生人的身份与姿态出现,为老人洗浴、按摩,照料他们最私密的生活,甚至参与这个家庭关于老人最后的生死大事。
“80后”的张文君是行业里少见的年轻男护工,入行三年的他备受老人与家属好评,甚至多次被医院误认为是看护老人的儿女,“善良、耐心、良心好”是一位仅与他相处一个月的老人家属李女士给出的肯定。
李女士的父亲80岁了,经历了两次突发脑梗后,一直卧床生活,同龄的母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只能勉强自理生活。李女士本人则在浦东机场工作,家也定居在了浦东,往返杨浦和浦东来照看一下老父亲老母亲,几乎要横穿整个上海。
在这个家庭为了照看李阿公焦头烂额的时刻,长护险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张文君是他们接触的第二位护理员,初见小张这位年轻的男护工,习惯了前一位中年护理员的李女士刚开始也有些担心。
“水冷不冷、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小张每次隔一会儿就要问问他。”张文君对待李阿公温和的态度、细致的服务迅速让小李放下了心,“我爸之前臀部一大片的疮也是小张天天擦、涂药,现在已经好了很多。”
采访过程中,李阿公将记者招呼进房门,他有几句话想说,李爷叔看着正为他按摩小腿的张文君说道:“他很好!”
(张文君(左)在出发前做准备工作。)
春节安排像“俄罗斯方块”
搭建子女与老人沟通的桥梁
张文君会从年三十忙到年初七,他的时间表像“俄罗斯方块”一样,将一整个春节填补得满满当当。
很多家属第一次见到张文君时,会对他的年龄与身份感到诧异。37岁的张文君是上海人,原先是一名汽车销售,并一度因业绩突出而升职为管理层。在长年累月冲击考核的日子里,张文君感到人生迷茫,正好妻子开始尝试护理员的工作,也给他一次新职业的选择。
“我妻子是外省市的,一开始找工作也没找到称心的,机缘巧合下做了一段时间护理员,我就发现她每天的状态都不一样了,过得非常充实。”照顾老人、收获感谢,妻子称赞这份工作的获得感很足,也让张文君鼓起勇气迈开腿,交出辞职信试着成为一名护理员。
在老人与家属真心实意的感谢面前,那些与大小便、恶臭作伴的日子,张文君觉得都不值一提了。
李女士说自己的父亲有点“作”,有时候自己和母亲都受不了,只有张文君能笑着接受李阿公所有的情绪。“其实老人像‘刺猬’一样,我都可以理解,包括他们家人的一些想法。”从业已三年,从最初因劳有所得的获得感而满足,到如今开始思考职业未来的发展,张文君有了自己的新思考,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人意外跌倒后开始卧床,吃喝拉撒都需要人递到床边,老人的女儿已成家,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在陆家嘴,这位家属也坦言“我可以请一个月的假来照顾爸爸,但是一个月以后呢。”正是这句话让张文君意识到,老人有需求,家属有无奈,护理员的工作正是弥补了这份空白,“长期请假照顾家属也要崩溃,不请假有些老人就会说子女不孝。“很多时候他成为了双方沟通间的桥梁,成为了很多个照护家庭的一部分。
(护理站收到来自老人家属的感谢信。)
为98岁老太烧一桌年夜饭
新年愿望皆是祝长寿健康
“小裴对我很好的,我很感激她。”大年初一,裴大华和她照料的98岁程老太一起拍了段新年视频,程老太称呼裴大华为“我的要好朋友”,感谢前一晚裴大华为她烧的一桌年夜饭。
裴大华说:“我的新年愿望就是老人都长寿、健康。”这几乎是护理站每一个护理员共同的心愿,“坦白说,老人长寿我们就能继续工作下去,老人健康那我们每次的工作量可以稍微小一点。”
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且老龄化程度最深,失能老人的照料和护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祝福健康的同时,张文君还有一个自己的小心愿,对行业进行思考后,他开始对专业技能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学习,不仅培训、考证,还报名了大学护理专业的学习。
“我们护理行业以前的认知就是帮他弄一弄,干净点。但现在虽然我们不是医生,但老人也会问我们一些很专业的问题,擦什么药、征询我们的意见。”张文君说道,尤其是意外突发的急救、术后的康复等,这些都是他正在努力学习的内容,“希望这个行业健康、安全地发展下去。”
(头图:张文君为李阿公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