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职工直播课堂重新开讲,听建工人讲述“战疫”与“追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柴一森 发布时间:2022-08-05 17:55

摘要: 听劳模、工匠、职工代表讲述“战疫”中的感人故事和建设人民城市的“追梦”之路。

8月5日,由于疫情原因暂别近半年的“中国梦·劳动美——人民城市奋斗有我”上海职工直播课堂又重新开讲了!本期直播课堂带领观众走进建工集团,聆听4位劳模、工匠、职工代表讲述“战疫”中的感人故事和建设人民城市的“追梦”之路。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市总工会副主席桂晓燕等领导出席活动。


拆掉百个集装箱驰援方舱


从无到有,前后工期只用了5天。上海建工集团工程总监、金山方舱运维指挥部执行总指挥唐雄威,讲述了他们团队建设方舱,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面对当时缺人手、缺材料的现实困难,唐雄威讲到,“上海有1000多个建工工地,当时都停工了,材料放着也是放着,不如运到方舱来救急。”很快,建工集团陆续拆掉了工地上几百个集装箱,驰援方舱建设。



方舱建成后,唐雄威又主动留下,参加运维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人手非常紧缺,只能协调外地子公司来支援,最远还是从天津调来的。”唐雄威说,为了让大家安心工作,小到毛巾、牙刷、洗发水、衣架,大到医疗设备、氧气瓶,他们一共买了110多个品类,超过100万件物资。“我们还买过婴儿奶瓶,当时觉得可能没什么用,但碰巧方舱里来了位粗心妈妈,这个奶瓶就派上用场了。”


后来,唐雄威把采购的物资都搬进了仓库,但细心的他却发现,阳性病人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那些后期进来的病人十分焦虑,每天围着物资转。“我们发现,方舱里物资堆放得越多,病人的心态就越好。于是我们把生活物资继续堆放在方舱里,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到。”一些患者对唐雄威说,“外面都在传方舱里什么都没有,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多物资,我们就安心了。”


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真理


4月中旬,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建工集团总工程师陈晓明接到紧急通知,驰援浦东地区的工地疫情防控工作。为了解情况,他45天跑了30个工地。“工人的居住条件比较艰苦,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另外,工人戴着口罩做工,一出汗,病毒沾在口罩上,也容易感染。”



很快,他们编制了“一工地一方案”的疫情防控标准化管理方案,为有效控制工地交叉感染提供了制度保障。其中,数字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建工仅在上海就有16万到20万名左右的农民工。“我们一家做劳务工实名制的企业,在主动对接大数据中心后,每天早上9点前都会收到大数据中心公布的核酸检测结果。这对我们精确掌握所有劳务实名制工人的赋码情况很有帮助。”陈晓明讲到。


谈起进入建工20年所经手的“超级项目”,陈晓明最满意的还是广州塔“小蛮腰”。他透露了一个细节,“当时我们要把一台塔吊移上一个7.2米高的平台。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大概要花费一星期的时间。后来一位工人师傅仅用了一个下午,通过土办法就把塔吊挪了上去。”这次经历,让陈晓明对“实践出真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师傅吴欣之也是一位全国劳模。他曾对我说,‘你要让工人爬脚手架,你就得自己先去探路,证明你的方案没有问题。’这句话影响了我一辈子。”



我在上海修复历史建筑


直播课堂上,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工匠谷志旺,为大家讲述了“我在上海修历史保护建筑”的故事。


眼下,谷志旺正带领着团队从事“历史建筑的数字化保护”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建一个上海历史建筑全生命期信息数据库,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如文字、照片、模型、视频等,把历次修缮的资料信息包括工艺材料等,全都用数字化的形式保留下来。



谈起修复历史建筑,谷志旺讲述起第一个由他独立负责的项目——玉佛寺修缮工程。“这个项目我等了8年,期间我一直在学习,包括上海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文化给养。”


当时,团队要平移玉佛寺,虽然前后只用了7天,但方案却做了整整3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孵化技术,比如三维扫描、远程数字监测,还自主研发了一个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原材料原工艺分析和配比的机器。


“连同里面的佛像一起平移,全世界都没人做过。泥塑的佛像看起来结实,在平移的时候就像豆腐,一不小心就会碎掉。”谷志旺回忆到,“当时真的就是如履薄冰,把能想到的所有细节都做了周密安排,确保万无一失,最后工程取得了成功。”


扮靓上海初心不变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获得者连珍,讲述了她与上海城市建筑共成长、同奋斗的经历。


在上海建工负责建设的59座方舱医院里,装饰集团参与了16座方舱、3万个床位的建设任务。连珍的职责主要是通过远程办公,为方舱医院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建方舱就是抢时间,大家都用最拿手的工艺、最称手的材料去做。我们使用了模块化装配,就像搭积木一样,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工期,还实现了绿色、低碳、环保。”


建筑产业是个复杂系统,拥有领先的技术,无疑就是企业的优势。连珍在讲述中回顾起上海展览中心修缮工程,“这个项目时间很紧,按照常规流程根本来不及。后来我们通过无人机遥感测试,直接获取了建筑的相关数据。建模之后,建筑表皮的损坏程度一目了然,造价和修缮方案也同步出炉了。”



这座195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原哈同花园的废墟上建造的中苏友好大厦,由前苏联建筑艺术家安德列耶夫设计,上海建工局承建,也就是上海建工的前身。“能够参与我们前辈建造的项目,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回归。”


在另一个“家喻户晓”的上海迪士尼项目中,连珍与技术团队实现了建筑装饰行业第一个基于BIM的全过程数字化与艺术建造融合应用技术,体现了“上海制造”的水平。


作为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连珍欣喜地发现暖场片里有许多镜头给到了上海建工的作品,如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天文馆、崇明花博会主场馆等。“我特别骄傲,这是上海建工为人民城市交上的一份答卷。我从小在上海长大,现在为上海奋斗,建设更多更好的建筑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连珍说。

摄 影:展翔
责任编辑:梁嘉蕾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工地上的“黑脸包公”——记中国五...

关心送到“最前线”,浦东公交看望...

火热一线丨奔走一线为劳资纠纷“降...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