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士节如约而至。相比于往年,对于仍然加班加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护士们来说,今天的护士节更显特殊而忙碌。
“追阳者”陈睿
“我们今天有120个点位要筛查,现在正在准备采样物资,清点样本,还要和居委排路线,安排人员布点。”记者上午联系到市先进工作者、杨浦区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护士长陈睿时,她正忙着做好入户采样前的准备工作。“我们今天的任务量比较大,等会儿会很忙,可能顾不上回答你的采访。”陈睿趁着工作间隙,与记者简单进行了交流。中午吃完午饭,她就要带领团队前往点位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上海此轮疫情发生至今,陈睿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为了做好异样人员的核酸复核工作,她带领团队深入居民家中进行核酸采样,时常一忙就是一个白天加通宵,特别是时间紧迫的混管追阳工作。陈睿告诉记者,两个月来,她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面罩,手上还要提着一大袋采样用的拭子、采样管等物资,穿梭在各个小区,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采样。采样过程中,许多老年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她们就要帮助他们手工录入信息;部分老人卧床不起,她们就来到老人床边进行采样;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居民,还要做好耐心解释说服工作……
陈睿和队员们每完成一次“追阳”任务,就要及时更换防护服,再紧接着完成下一张“追阳”任务单。陈睿说,脱下防护服,她的衣服基本由内而外的湿透,但每次基本上来不及换身干爽的衣服,就要穿好新的防护服,前往下一户人家核酸采样。“衣服湿透后就黏在身上,犹如在身上裹了一层保鲜膜,换上新的一套大白后,又有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挺不舒服的。”
记者了解到,陈睿的儿子今年即将参加高考,可她最近俩月都扑在繁忙的采样任务中,基本没有时间照顾儿子,只能偶尔通过微信关心孩子上网课以及复习的情况。“每一顶蓝色的帐篷都是我们防疫攻坚的堡垒,愿疫情早日消散,当‘大白’们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即是国泰民安。等到那时候,我一定要好好补偿我的儿子。”陈睿说。
“新冠患者治愈出院是护士节最好的礼物”
在杨浦区沪东老年护理院,有一支曾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的年轻护理团队,她们由12名“90”后护士组成,一年365天事无巨细照顾着一群“90后” 爷爷奶奶们。疫情来袭,医院在保证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从这支团队中抽调出张圆等4名护士,携手控江医院的“战友”们,赶赴杨浦区某新冠收治机构,接管了一个病区的护理工作。
在第111个国际护士节前夕,她们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感谢信——“向敬爱的白衣天使致敬!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为了谁!”落款为“一个老年患者”。短短两句话,让张圆和她的“战友”们备受鼓舞和感动。张圆说,病区从当初一无所到现在各种仪器设备和物资齐全,从当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有条不紊,短短两周时间,她们在疫情的考验中迅速成长,更得到了住院患者的理解与认可。
据介绍,该病区收治的患者平均年龄超过了75岁,且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沪东老年护理院的护士们发挥她们所长,与控江医院的同仁们默契配合,照料好病区患者的日常护理与饮食起居。护士们除了为他们测量体温、核酸采样、分发药品和输液等日常护理外,还帮助想家的老人们视频连线,陪老人聊家常缓解他们紧张情绪。见到老人因牙口不好,普通食物难以咀嚼,她们就用粉碎机把饭菜打成糊状,水果榨成果汁后再送到老人手边。
“这几天又有两名患者治愈出院,这就是护士节最好的礼物。”望着逐渐空置的病区,张圆对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