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疫情突发以来,黄浦江上保障城市生产供应的货船运输从未中断,“船舶非必要不靠岸”“船员非必要不上岸”,3月28日疫情封控以来,到港船舶特别是系带黄浦江中浮筒的待泊船的生活物资供应变得困难。
杨浦海事局辖区码头分属黄浦江两岸,“黄浦江有潮水,平常船会在共青浮筒边上停泊,等潮水过去再离开,等到合适的潮流时再往前开。疫情期间船没有地方靠,这里就暂时成了停泊点。” 杨浦海事局殷行大队副大队长、钱雁劳模创新工作室业务骨干王晏海介绍道,停泊在这里的船舶基本都是跑内河的船,一艘船往往承载了一家人的吃穿住行。
4月7日,杨浦海事局指挥中心接到了船民代购物资的求助电话,接到求助后,杨浦海事局立刻安排指挥中心立即排摸辖区其他船舶有无存在基本生活物资短缺问题。“船长你好,这里是杨浦海事,你船上基本生活物资够吗?需要补给吗?需补给的物品、数量说一下……”工作人员立刻拨通了辖区一艘艘船舶的电话并悉数做好登记,经拉网式排查,辖区17艘船舶存在物资短缺,其中不乏有运输稻谷、小麦的保供船舶,个别船舶上食物近乎告罄。
考虑到这些船舶大多位于黄浦江当中,夜间水上运送物资极不安全,坚守单位的“海事人”们立刻开展行动,经过各部门协力与多方联络,在殷行街道的物资支持下,他们将物资搬上车、运回大队趸船码头搬运至巡逻艇并落实各环节消杀,再驾驶巡逻艇从码头接力将物资驳运至各船舶。当天下午,蔬菜、大米、食用油等物资送到了船民手中,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也正是这次运输后,从三月末起在单位值守至今的王晏海更加感觉到了疫情期间工作重点的改变,从一名负责监管的“海上交警”化身保障民生需求的“水上快递员”,既要为黄浦江保通保畅尽力,也要服务船民,守护这些漂泊在江面上的船民的“菜篮子”。因此,他组建了“共青浮筒临时管理群”,为停靠在黄浦江共青浮筒附近的船民服务。
前几日,指挥中心接到了一位船民因牙疼希望求购药品的需求,王晏海立刻查看了线上购药平台,发现都要第二天才能配送,“他打电话过来的时候很不好意思,但是我听到他已经疼了二十多天了,实在是疼得不行了。” 急船民之所急,王晏海立即调动其他资源,当晚就将药品送到了船民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药品一起送上船的,还有一大袋蔬菜包,王晏海说,“这段时间我们送的多了,他疼了二十多天,船也停了二十多天,估计物资也不剩多少了。”这位船民后来在朋友圈中连用“感激、感谢、感恩”表达了自己的激动。
据了解,4月以来,杨浦海事局殷行大队提前掌握保供物资船舶动态,制定安全保障方案,确保了7艘大米运输船舶、大米2318吨;7艘稻谷运输船舶、3210吨安全快捷到港辖区卸货。三次共计为80余艘次船舶配送生活物资超过1000公斤,保障了150余名船员的生活供应。联系到供水船热心船主免费为14艘船舶供应生活饮用水30余吨,为液化气消耗殆尽的三艘船舶联系采购、配送液化气3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