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职工篇丨守护燃气安全,守“沪”城市安全——记录疫情下的燃气行业职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2-04-28 16:43

摘要: 近日,记者采访了隔离点改建项目燃气配套安装、燃气应急抢修、调度中心和962777燃气热线等多个岗位的驻守保障职工。

疫情期间,如何保障市民安全用气?如何保持燃气热线畅通?作为民生服务工程,燃气的安全和供应至关重要,近日,记者采访了隔离点改建项目燃气配套安装、燃气应急抢修、调度中心和962777燃气热线等多个岗位的驻守保障职工,听一听他们“申”情守“沪”的故事。




最“燃”的守护:

争分夺秒施工完善隔离点


一份炒面、4个包子,吴澄昊的早餐挺丰盛,然而,他顾不上细细品尝,必须很快吃完——他马上就要进入隔离点改建项目施工现场,完成当天的燃气配套任务,以确保隔离点的热水供应,数小时的施工时间里,防护服不能脱,不能进食也不能喝水,早餐是白天唯一的补给机会。


吴澄昊是上海燃气下属浦东销售公司第一营业所的副所长。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原本从事业务管理的他也投入了隔离点改建项目的燃气配套工作中。除了检修以外,所里把能用的力量都投入到该项目中。目前,他已进驻到第三个隔离点,与团队累计为近3000户隔离用房安装了燃气设备。


“目前我们有9人负责安装,6人负责验收。”吴澄昊告诉记者,考虑到严格的防疫要求,工作相比平时更有难度,“一方面由于施工环境人多复杂,所有人都必须加强防护,另一方面穿着防护服对行动带来一定的约束,加上最近天气热,体能消耗变得更大。”即使这样,我们的工作进度并没受到太大影响,每个人都毫不松懈,平均每天的工作量保持在200多户。


作为1994年就进入上海燃气工作的资深员工,吴澄昊直言:这次的挑战算得上最为艰巨的一次任务了!但自己是一名党员,同时所在的党支部又是“上海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所以并没有过犹豫。带头参与重点保供任务,带领团队全力以赴完成保供任务,既是个人对入党誓言的最有力践行,也希望能进一步发挥优秀基层党组织在抗疫保供中的积极作用。“最初的一次报名时,我们的团队成员都非常踊跃,大家都说,我是党员,让我先上!我是团员,也要参加!最后的结果也是这样,没有被封控的同事们都来了,在这次的项目里,也全靠小伙子们的硬核表现,才能一次次迅速地完成燃气配套项目。”虽然工作艰辛且有风险,但吴澄昊坚信,众志成城,曙光就在眼前。




安全的守护者:

燃气抢修职工的“最美逆行”


4月17日晚,国权后路一居民反映家里漏气。接报后,抢修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刚进入室内,随身携带的测爆仪即刻蜂鸣,漏气情况严重!为了确保居民用气安全,抢修人员当机立断,决定对供应101-601室的燃气立管进行封堵停气,并将情况及时告知属地居委。经过细致排查,确认为2至3楼楼板间燃气支管腐蚀开裂,必须入户201、301室予以更换。


然而,意外总是不期而遇,居委人员称:201室住户在先前抗原筛查中结果呈阳性,目前作为封控场所必须隔离任何人员,等待核酸检测的最终复核结果。虽然漏气问题已通过立管封堵得到有效控制,但燃气突然断供,该小区居民疫情期间的日常饮食和洗浴热水又该如何解决?一边是高危风险场所无法入户施工,一边是居民意愿无法得到满足,现场抢修人员和居委工作人员一下子陷入了两难。


得知上述情况,上海燃气下属市北公司杨浦办事处主任穆雄第一时间上报公司,并与居委、五角场街道及防疫办展开协商。经过一整夜反复沟通,最终,街道表示:将尽快落实201室住户的核酸检测,如确诊为阳性,将按疫情防控要求尽快安排人员转运并完成消杀,再由燃气公司入户施工,期间住户的日常饮食由居委临时提供。而办事处也积极表态:在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安排抢修施工,解民燃眉之急。


4月20日,201室住户核酸检测结果出了,阳性确诊的老夫妻被街道连夜安排转运、屋内也由街道落实环境消杀。穆雄再次与街道防疫办取得联系,确认施工方案。与此同时,一场争先恐后的“疫”线突击报名也在抢修队员中展开;最终,杨浦办事处抗疫保供“党员先锋队”成员汪普汇和退伍军人、检修骨干杨健成功“入围”,将共同肩负起此次“逆行出击”的光荣使命。


4月21日一早,由穆雄主任亲自带队,“突击队”一行三人整装出发。走进社区、化身“大白”、闯入“疫”线,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持续奋战,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从清障拆旧到通气放散的全套作业流程。


午餐时分,灶台上火焰升腾,“烟火气”重新回归,两位检修员则汗如雨下,累得瘫坐在地上。未来,他们将面临的是一段时间的“静默”管理。



长情的陪伴:

上海燃气求助热线背后的TA们


小区封控期间,居民使用燃气遇到问题怎么办?对于很多市民来说,第一反应就是拨打上海燃气962777热线求助。但你可能不知道,为了做到疫情期间的热线服务依“燃”在线,早在3月15日,就有38名“90后”热线青年主动请缨加入值守队伍,集体进入封闭管理。她们晚上在会议室里打地铺,但只要整装“上线”,就一定会用温暖的声音在非常时期提供如常的服务。


疫情封控期间,燃气客户拨来的问询电话络绎不绝。对于来电客户的担忧,一线话务员们做足准备、尽力给予最有效的解答:“因封控原因账单逾期的情况,不用担心,账单最后付款期限已经延后”、“液化气钢瓶因疫情原因没有送到,不用担心,可以到居委会进行登记,我们将统一配送”……这样的沟通、引导,每位话务员一天大约要重复说上几十回,但是她们坚持做好专业服务,因为在话务员心中:只要能及时解决燃气客户的问题,我们的工作就特别有意义!


50多名话务员连续一个月在一起工作和生活,这样的“集体管理”模式也确实为热线平台的整体运行带来了新挑战。幸福的是,大家的身边有一位“贴心大姐”,她就是热线总值班长、党员瞿佩莉。在管理上她当好“主心骨”,尽力克服各类抗疫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做好合理排班,及时顶岗,带头为电话线那头的居民解疑答惑。


在生活中她处处贴心。面对热线所在的楼宇需要被整体封控管理14天,年轻女孩子们既害怕又担心,出现情绪波动时,她站出来安慰:“大家放心,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当个别话务员因为家里孩子小、老人生病无法回家照顾而产生焦虑,她逐个交流安抚。


每天最早的热线班次6:50就要上岗,为了保证大家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早餐,瞿佩莉坚持每天早起2小时为45名一线话务员准备早餐。此外,她还要安排值日生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组织下班后的娱乐活动......每一个环节,瞿佩莉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让热线职工们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



坚定的“接龙”:

燃气调度职工的值守日志


自3月以来,上海似乎按下了“慢行键”,而申能应急指挥中心和上海燃气调度中心依然“正常倍速”日夜运行,确保“燃气”这一广大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的重要能源不受疫情带来的影响,保持安全稳定供应。


4月14日,是上海燃气调度中心团队在岗坚守整整一个月的日子,大屏幕上记录的值守时间对这些能源“守沪者”们来说,是一个记录,一份激励,更是坚持到底的勇气。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燃气调度员黄海华动情地写下一首《卜算子》,“斗胆战疫情,百姓子弟兵。付诸胸中熊熊火,只盼沪上晴。”这位年轻的调度员新婚才一个多月,就遇到了疫情封控管理。他毅然选择了离开“小家”,坚守岗位。回想3月中旬接到“进行封闭管理”的通知时,他只是与妻子简单地道别就赶往公司,没想这一走就是一个月。尽管非常挂念妻子,但他却说:“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调度员来说,值守也是一种历练!”


除了“新郎倌”,坚守在调度中心的还有学龄儿童的父亲、高龄独居老人的儿子、临近退休身体抱恙的老员工......在收到值班任务的那一刻,他们都和黄海华一样,毫不犹豫地在工作群里回复了干净利落的“收到!”


“疫情当下,民生为本,在这个节骨眼上,上海人民的燃气安全必须由我们去守卫。”调度中心主任彭自良的一番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疫情期间的调度工作实属不易。除了每天日常的数据分析、数据报表、应急处置等工作以外,还要处理许多棘手的突发情况。在忙碌的工作中,团队成员的相互支持成为了疏解焦虑的最佳良药。“多难兴邦精诚至,同心同德同担当,有这样的一群战友在,隔离值班的日子似乎也没这么难过了。”调度中心值班长杨伟虎这样说道。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70岁上海阿姨方舱声音的背后:儿...

工会干部篇|这位青浦区工会干部下...

青浦区总工会:服务保障援沪医疗队...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