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信移动互联网部移动网络重点保障中心的8人团队承担了2G、4G、5G重点区域移动网络和政务网的优化、维护等现场保障任务。他们上至浦东机场,为援沪医疗队提供应急通信保障;下至地铁隧道,抢修移动网络故障;远至崇明、奉贤,挽起裤腿为低洼基站排水、排障;还深入方舱医院建设现场,守护移动网络体验良好……自3月27日入驻横浜电信大楼起,团队已整编制坚守40余天,无人换岗,全员“在线”。
前后端通力配合
守护“那些网、那些人”
在每天的移动互联网部线上工作例会上,主任姚坚都会代表重点保障中心汇报重点区域移动网络和政务网的保障情况。可以说,他的汇报是上海电信重点移动网络的一张“晴雨表”。无论“天气”如何风云变幻,姚坚和团队的职责是要保障上海电信的重点移动网络“健康而强壮”。
“2G、4G、5G,还有800M集群网络,我们移动互联网部多个部门配合,实时严密地监控着全市移动网络的每个指标数值。”姚坚说,这40多天来,在前后端团队的通力配合下,他们在不同场景、不同地点、不同应用,甚至不同频段上,做好支撑上海抗疫的“份内事”。
此次全城“战疫”,上海电信独家运营的800M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整个120急救车辆调度体系、部分核心方舱医院管理调度、部分重点场所通信指挥管理都需要依赖800M集群网络的支撑。
“相比4G、5G网络,800M集群网络基站数量要少得多,每座基站的覆盖范围大,影响面广,重要性不言而喻。”姚坚举例说,在上海最大的国展方舱,为了确保指挥调度体系万无一失,移动互联网部联合应急通信局针对该方舱指挥部位置,增设了3辆800M集群通信应急通信车,确保指挥调度系统通信运行良好。
方舱医院内人员密度常常保持高位,随着话务数据的起伏,每当发现可能出现“低速率区域”的潜在风险,移动网络重点保障中心团队就会不断调整对应的网络优化策略。深夜,当方舱的收治者纷纷入睡时,相关基站的优化工作就在同步悄悄展开。
全员坚守“前线”
第一时间解决通信故障
提起长达40多天的“前线”坚守,姚坚半开玩笑地说道:“我们的工作还不算太枯燥,因为一直要往外跑。”
一句“往外跑”的背后,实则是所有外勤工作的辛苦都由这8个人来承担。没有司机,姚坚和何路捷就是两辆通信施工车辆的“专职司机”;浦东机场大批援护医疗队赶到,团队火速赶往现场设计部署应急通信保障方案;上海下起瓢泼大雨,低洼基站的排水工作不管多远都会赶到现场;地铁虽然暂时停止运营,可一旦遇上通信故障,他们也会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解决问题。
这8人团队“文”能调参数、优化网络,设计重点通信保障方案;“武”能跑遍上海,现场保障、维护基站。这段时间,移动网络重点保障中心团队早已跑遍上海,光崇明就去了好几回。
在所有任务中,令每个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国家会展中心的方舱建设通信保障。面对173万平方米的巨大场景,团队8个人全员出动,包括腿部扭伤的王永睿也坚持全程参与一线测试工作。整整两天时间,他们完成了所有点位的巡检、测试和排摸,反复排除故障隐患,确保方舱指挥部、医疗团队和收治者都能拥有良好的网络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