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职工篇丨半月吃住在发电车上,他为方舱医院坚守保电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2-04-14 12:09

摘要: 自3月31日起,上海久隆电力集团综合服务分公司发电车驾驶员戎功杰和一辆黄色发电车,已坚守了半个月。

闷热潮湿的天气,穿着“大白”值守,且连续多天不能洗澡会是什么感觉?自3月31日起,上海久隆电力集团综合服务分公司发电车驾驶员戎功杰就值守在杨浦区一处方舱医院外围,到4月14日,已持续了半个月。和戎功杰一起的“伙伴”,就是一辆黄色发电车。


4月1日,浦西进入封控期。3月31日中午,戎功杰接到公司指令,要驾驶发电车到杨浦区方舱医院,做战备值守,需要坚持到4月5日。


戎功杰是上海久隆电力集团综合服务分公司车队两位持特种车辆驾驶证的发电车专职驾驶员之一。接到任务后,他二话没说,回到班组带上两套工作服,一把剃须刀和自费订购的三本杂志。


“值守时间不太长,两套衣服够换的了,这些书足够自己消磨时间用。”去年9月,郑州洪灾发生后,戎功杰就曾经驾驶发电车千里驰援。他有值守经验,也有足够心理准备。查验好车辆后,31日下午2:06分,戎功杰便伴随爱车赶到指定值守点。


在方舱建设期间,戎功杰的一日三餐不成问题。时间一到,他就到现场施工队领取客饭,空闲的时候翻翻杂志;到了晚上,他就睡在发电车上。


但是4月3日那天,风云突变。工程队撤出,食堂没了,方舱医院进入待投运状态。戎功杰仍然在医院一墙之隔的发电车上值守。早饭时分,附近都处于封控状态,戎功杰不能随便走动。澡没法洗还能忍受,饭没了着落却成了难题。还好戎功杰2日晚自己留了个心眼,把没吃完的客饭存在车上,就这样将就了一顿。到了下午,方舱医院食堂仍然没有开放。戎功杰开始在车上翻箱倒柜,最终找出两包小饼干勉强充饥。


到了4月4日,方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了。在方舱外值守的戎功杰正式进入战疫保电状态。当日,单位给他送来了一级防护服。“化身‘大白’那一刻,我感到很光荣。”由于方舱医院是收治新冠病人的场所,为避免感染,戎功杰唯一可以进行生活补给的地方是距离发电车50米远的门卫处。那里可以取水,到点可以取饭,还可以给充电宝充电,但却没有洗澡的地方。


到了4月5日,戎功杰没有能按计划撤离,而是被通知坚守到4月8日。这几天被密闭的大白服闷着,他浑身黏糊糊的。但想想也就再延长3天时间,一咬牙便能坚持过去。


到了4月8日,戎功杰再次接到单位通知,方舱医院仍然需要值守,单位准备派另外一名驾驶员来替换他。“这里真的很危险,再派谁来也不容易。”戎功杰向单位领导继续请缨,“干脆还是我坚持吧,一定坚持到底。”


此时的戎功杰,继续克服无法洗澡等困难。偏偏这个档口,剃须刀也罢工了。


此时的戎功杰仍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撑自己——必须坚持。戎功杰说,那是在值守之初,考虑到自己工作的地点实在危险和特殊,单位千方百计购置并送来了防护服,还带来了换洗的衣服和日常生活用品。“方舱医院内不舍昼夜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比我辛苦,家中的老父亲也给我鼓励,我做好了长期住在车上的准备。”戎功杰的回答朴实而坚定。


4月10日凌晨,戎功杰被急促的手机铃声催醒:“方舱医院内有半个舱位没电,需要紧急发电。”凭着职业的直觉,戎功杰立即电话指导院进行内部检查,可能是某处线路故障,不需要启动应急发电。十分钟后,院方再次致电戎功杰:“故障点找到了,谢谢您。”


“如果是大面积停电,肯定是主干线路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应急发电必须启动。但如果是局部断电,肯定是内部线路问题。”戎功杰对这起突发应急服务给出了专业回答。


迎着晨晖,沐着晚霞,伴着繁星,如今,戎功杰仍然吃住在应急发电车上,满面胡须,但目光熠熠地坚守一线。他是杨浦区方舱医院外孤独的保电值守人,一位坚定的光明守护者。


通讯员:陆项羽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工会关爱|闭环管理近三周,在基地...

工会干部篇|“长江风”宝山职工艺...

一线职工篇|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