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干部篇|“长江风”宝山职工艺术团为战“疫”写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海雯 发布时间:2022-04-12 20:44

摘要: 来自宝山区总工会“长江风”职工艺术团的成员们携手创作了4首诗歌朗诵作品,作品在公众号“宝山工会”一经发布,深受职工的喜爱

连日来,全民战“疫”,前赴后继。来自宝山区总工会“长江风”职工艺术团的成员们携手创作了4首诗歌朗诵作品——《你,为我们前行》《这一百张相片》《上海,安静成一座空城》《上海,上海》。作品在公众号“宝山工会”一经发布,深受职工的喜爱。为此,记者特别采访了原创诗的作者,“长江风”宝山职工艺术团话剧社导师栾国强。


       


《这一百张相片》诵读者:马婕


见证历史

写下此情此景


4月4日,近2500万上海市民首次同时接受核酸检测。家住华能城市花园的话剧社成员胡新力在完成核酸采样后,看着此情此景,身为摄影者独有的敏感令他拿起相机,想为小区居民拍摄一组人像照片,留作历史纪念。当天下午,他把一百位居民对着镜头比划胜利的照片拼接成一张大图,发给了栾国强。后者见状,感到相当震撼,有感而发,立即写下这首《这一百张相片》。


“是父亲,是母亲,一张张慈祥的笑脸。是儿子,是女儿,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此刻,口罩遮不住必胜的信念。”“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二零二二年四月四日。请记住,我们共同守“沪”,在这个,人间四月天。我为他们摄影,为一个壮举摄影,为一个历史的瞬间。”


另一首《上海,安静成一座空城》,也是栾国强在深受感触中写下的,“很心疼上海,外滩总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上海就是下半夜也是车水马龙。”他说道。


这首诗中,写满了栾国强的心疼。“一座空城吗?二零二二年四月的第一天。八九点钟的上海,大街小巷,空无一人。所有路口都亮起了红灯,一个人流不息,一个全世界最拥堵的城市。……但承诺,上海的承诺,要把春天里的艳阳天,原封不动的归还于东方魔都。……且听风吟,静待花开,此刻,上海这座城市安安静静,就待一场春风来解冻。”


(栾国强)


静待花开

祝福上海扬帆远航


上月末,栾国强正式从吴淞街道总工会主席的任上退休。他告诉记者,早年自己学戏剧,学生时代还演过一部电视剧的男主角,“但工作后就把从艺这碗饭放下了。”直到3年前,他心里的文艺小火苗又再度窜起,适逢在区总工会积极促成下,“长江风”宝山职工艺术团话剧社应运而生,聘请他担任导师。近4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宝山职工相聚社团,栾国强手把手地教授他们话剧表演的各项基本功。


朗诵者的一把好声音将赋予诗歌作品独特的二次创作。此次,一共有6位话剧社成员参与了诵读。“他们白天大多都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或辅助核酸检测,或者为居民分发物资,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录制。”栾国强说道。录制前,诵读人既要酝酿丰沛的感情,也要保证环境足够的安静。据栾国强透露,话剧社社长、中国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职工丁丁为了确保录音质量,不得不把调皮捣蛋的孩子暂时关在厕所间里一会儿。


4首原创诗中,除了有应景的战“疫”作品外,《上海,上海》是栾国强于2021年特别为建党百年而写的一首诗。从遣词造句到行文立意都倾注了他很多的心血。


“如画中,错落有致的街道,无以回报。如花园,摩登浪漫的里弄,无以回报。黎明的清扫车,无以回报。黄昏的志愿者,无以回报……”


栾国强说,全文631个字,反复出现9次的“无以回报”最能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他有无限的热爱和感激。就在采访当天,栾国强所住的小区属于宝山区划定的首批防范区域。获悉好消息伊始,他便走出家门,在小区里踱步赏满园春色。


《上海,上海》的末尾一段代表了所有“长江风”宝山职工艺术团成员的期待:“我们满怀希望,在你的温度和亮度里,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一线职工篇|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

“工”克时艰,有你有我!这是松江...

奇迹的背后!中建八局用智慧建造托...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