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仍在持续,形势还在胶着状态,为早日夺取“动态清零”胜利,在中国二十冶党委号召下,党员们迅速向所在社区报到,协助抗疫。党龄14年的蒙玮琳便是其中一员。
奔走防控第一线
蒙玮琳在工会工作多年,热情周到、乐于助人是她的性格写照。以往几次社区志愿服务下来,她成了小区志愿者信赖的“党员蒙大姐”。这次,她还联合小区的女党员、女干部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队”,奔走在防疫一线。
封控初期,蒙玮琳负责小区各楼栋核酸检测时的秩序维护,做事严谨的她考虑到所在小区居住着诸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在小区志愿者微信群里发起了“头脑风暴”,一同探讨保障老年人核酸检测安全、方便的方法。
大家讨论决定,根据前期摸排的数据,提前准备好轮椅,安排楼栋志愿者引导帮助本楼老年人下楼,优先做核酸,做完核酸后,再指定专门志愿者协助老人返回家中。对于无法下楼的老人,则安排志愿者协助医务人员上门核酸。讨论完流程,本该安心睡下的蒙玮琳,又忍不住坐起来发了条信息:“搀扶老人的志愿者一定要穿着好防护服,戴好面罩和口罩,准备好消毒用品,送回一户就要对个人和物品严格消毒,保护自己和对方的安全。”看着一连串的“收到”后,她终于能放下心睡觉。
第二天、第三天,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有序开展,蒙玮琳早上五点下楼开始准备,到晚上七点所有检测、信息登记结束才算完工。因为经常大声呼喊,她的嗓子也见哑了,小区里不少人通过她的“嗓门”认识了她。
保障最后一百米
小区核酸排查正常,蒙玮琳和志愿者们都稍微松了口气。但随着封控时间延长,她们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蒙玮琳告诉记者,很多居民家中的蔬菜食品等基础保障物资告急。群里不断地蹦出“怎么买蔬菜?”“孩子需要牛奶,如何购买?”等消息,急坏了蒙玮琳。
于是,蒙玮琳把自己顾不上喝的牛奶,用消毒喷雾消杀外包装后送给了一位年轻妈妈;把家里冻着的水饺拿出一大半,放进密封盒后送给了社区一位八旬独居老人......她的爱心举动也带动了小区里很多尚有“余粮”的居民互助支援。
4月5日,居委会紧急给志愿者群发了一条信息,区属国企为保供推出平价蔬菜套餐,用手机微信登记就可订购。这下蒙玮琳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大家的食物有着落了。
志愿者群也瞬间热闹起来,蒙玮琳和居委一一仔细核对小区居民表格,首先把60岁以上人群重点划出来,由志愿者按负责楼栋挨家登门询问是否需要预定,帮忙使用微信订购;其他居民由居委发布在小区微信群内,按需下单。
万众期盼中,蔬菜包终于到了小区门口。为避免接触,所有的蔬菜全部卸货在小区大门口处,面对铺满一地的蔬菜。蒙玮琳率先走上去,带头清点分发。
一边按照表格核对,一边对外包装喷洒消毒,整个流程她驾轻就熟,长时间蹲在地上清点数目,完成的一刻,她站起来腿一软打了个趔趄,旁边的志愿者赶紧扶住她。她还安慰别人说:“菜来了,我都开心晕了。”
疫情防控还在继续,蒙玮琳在一线奔走的脚步依旧急促。
(注:封面图右二为蒙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