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本报头版刊登“致敬!最美劳动者”摄影作品,来自松江区叶榭镇总工会副主席时俊和投稿了一组《“棒棒”夫妻》:当时,夫妻两人正在某居民楼内用扁担挑着一袋袋水泥黄沙,这一幕被住在同一楼道里的时俊和记录下来。照片发出后,引起了很大关注,很多人希望知道这张照片上夫妻两人背后的故事。几经辗转,劳动报记者找到了这对“棒棒”夫妻,采访到他们的酸甜苦辣。
早出晚归,每层楼赚几毛钱
照片中的丈夫名叫叶平,今年44岁,而他的妻子李福鑫则是46岁。来自四川宜宾的他们在一起已经20多年,从1992年开始就已经来上海打拼:“我们四川田地少,农活挣不上钱,还是到上海挣点苦力钱。”经同乡介绍,夫妻二人在码头上找到了一份“敲码头”的工作——将水泥等建材从船上搬运到岸上。如果哪个老板有需要,就现场谈妥,然后跟着上门送货。多年来,夫妻二人在码头上找到了立足之地,由于主要运货上楼,他们的工作也被形象地称为“扛楼”。
每天凌晨三点半,两人就早早来到码头,从卸货开始一天的工作。为图方便,他们买了一辆电动车,“如果上门的地方近就骑车去,远的话就跟着老板的车走,之后再坐公交、地铁回码头。”
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挣每一分钱都“明码标价”,李福鑫给记者估算了一下,水泥、黄沙、石子是他们最常挑的货,黄沙石子都是40斤一袋,水泥则是100斤一袋。货按重量和楼层标价:40斤的一层楼八毛,每增加一层多四毛,而100斤的水泥则更贵一些:一层楼一块,2层楼一块五,每一层多五毛……自己只有90斤左右的李福鑫,往往在现场帮丈夫把货搬到二楼半,随后的由丈夫完成。对她来说,选择这份工作的另一个理由就是“一家人不分开,在一起可以相互照顾”。
虽然每月两人能挣1万多元,但上海的物价使得两人不得不精打细算——仅8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只有床、浴缸和餐桌,每月耗费900元租金及近千元水电费,由于白天工作长期在外,加上吃饭等费用,每月的开销也要3000元左右。今年受疫情影响,两人在老家多待了一个多月,难得在家不用早起的日子,夫妻两人却有些心慌:每天都在花钱,却没有挣钱的办法。因此,当疫情得到控制后,两人很快回来打工。
为家辛劳,最害怕被欠薪
工作之外,两人的时间其实很有限,“每天吃完饭洗好澡就睡了,也是因为太累了。”虽然“扛楼”的工作有不确定性,但夏季是装修高峰,两人倒不犯愁,只是增加了劳动的强度:“衣服都湿透了,楼梯间里面都是(汗)水。”眼下天气凉快了些,两人又将面临活变少的困境。
照片发出后,叶平也在朋友圈分享了申工社的推文,并配文“这就是我们的苦力,挣点血汗钱:真是不容易!”对于夫妻二人来说,未来的规划依然是清晰而模糊的:干到干不动为止。“以前去工厂的机会少,我现在年纪也大了,文化也不高,更不可能了。”感叹自己肩膀和腰都已经不行的李福鑫告诉记者,“50岁肯定挑不动了,到时候就帮帮忙。”刚说完明确的“退休日期”后,她又想了想说,“能干就干,等小孩不上学了,没负担了就不干了。”
夫妻俩也曾和时俊和开玩笑说,这张照片发出后,他们成了“网红”,是不是欠薪的就会少了?说起自己的愿望,“不欠薪”依然是他们的愿望,“以前也碰到过,如果硬要拖着,我们也找不到,还是希望老板看在我们是辛辛苦苦干的活,把钱给我们,我们就靠这些钱过日子呢。”
照片拍摄者时俊和坦言,自己是基层工会工作者,职业习惯让他对劳动者有着特殊感情。热爱摄影的他,常常把劳动者作为拍摄的题材。“当时是劳动节,他们在我家楼下搬沙子,我想我们节日可以休息,但是他们夫妻俩是用强体力的劳动过着劳动节,也许他们平时没有考虑过休息,只有过春节回家才算是过节。”就在交流过程中,时俊和为夫妻二人拍下了这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