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咪道”角力新网红!哪种才是“最上海”的早餐?张爱玲的心头好,也是你喜欢的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赵思宇 发布时间:2020-08-15 10:26

摘要: 上海早餐老味道历久弥香,新势力不断崛起,哪种是你的心头好?

早餐吃什么?哪里买?怎么吃?可谓是一早起来,直击灵魂的三连问。


前几天,上海启动了新一轮的“早餐工程”,提出将通过“便利店+早餐服务”“新零售+早餐服务”“流动餐车+早餐服务”“互联网+早餐服务”,推动早餐供应更好地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的民生需求。


其实,在魔都这座老味道和新时尚完美交融城市,早餐的品种其实非常多,无论是经典的还是快捷的,无论你想笃悠悠吃得闲适,还是想通勤路上匆匆填饱肚皮,都能找到最佳选择——油条、蛋饼、粢饭团、烧饼、生煎、小笼、油墩子、锅贴、烧麦、菜肉包、豆浆、豆花……



老上海人心里最经典的早餐被称作“四大金刚”。


其一:大饼。上海大饼种类繁多,甜味、咸味、原味儿、豆沙、红糖味等,刚出锅的大饼最好吃。



其二:油条。尤其上海油条是上一辈人的独家记忆,油条搭配着不同口味的豆浆,泡在豆浆里,可以享受油条的筋道感,又能汲取豆浆的香味。




其三:豆浆。相对甜豆浆来说,上海人非常喜欢吃咸豆浆,加入辣椒油和榨菜,颜色亮眼、香气扑鼻。豆浆和油条的搭配,简直吃出了上海早餐的灵魂。


其四:粢饭团。主要制作食材是糯米,在糯米里裹入榨菜肉松和一些油条,充满香气和嚼劲,制作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添加食材。像笔者这样的年轻人看来,倒有点像别样风味的寿司卷。



自古以来,美食就是文人墨客永远写不完的话题。在民国时著名才女张爱玲的笔下,就记录了上海早餐的别样风情。


她写道:“民以食为天”,但看大饼油条的精致,就知道“食”不光是填饱肚子就算了。烧饼是唐朝自西域传人,但是南宋才有油条,因为当时对奸相秦桧的民愤,叫“油炸桧”,至少江南还有这名称。我进的学校,宿舍里走私贩卖点心与花生米的老女佣叫油条“油炸桧”,我还以为是“油炸鬼”——吴语“桧”读作“鬼”。


大饼加油条的搭配,也是这位才女的心头好,她不光喜欢吃还颇有研究。“大饼油条同吃,由于甜咸与质地厚韧脆薄的对照,与光吃烧饼味道大不相同,这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有人把油条塞在烧饼里吃,但是油条压扁了就又稍差,因为它里面的空气也是不可少的成分之一。”


后来到了异乡的张爱玲,还着魔一般寻找在上海时的吃食。值得想念的是喝豆浆的光景,这个习性,张爱玲一直没有忘掉。可豆浆不像牛奶,有牛奶房可以提供常年订、挨日送的服务,张爱玲和姑姑就让开电梯的司机去住所近处买。


在美国的时候,张爱玲在超市里买华人做的葱油饼,这是她从前和姑姑最喜欢吃的早饭。捡垃圾的女记者曾翻到张爱玲的垃圾里有“几只印了店招的纸袋子。有一种刘记葱油饼标明了使用蔬菜油加葱花,橙色油渍透的纸片,用黑钢笔治水写了葱油饼,一块九毛五”。




说到这里,在上海,生煎包和葱油饼,历史长久,经典美味。据说以前应市的时间不同,老上海,葱油饼是夜生活人们的必吃美食。晚饭吃的早,浪到半夜,从夜场出来,一闻到葱油饼的香气便要赶过去。后来,人们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慢慢改变,生煎包成为早点,葱油饼逐步被取代。


上海本地最正宗的葱油饼,论名气,藏在背街里弄的小小“阿大葱油饼”必有一席之地。身体孱弱,一人单干的手艺人,凭一己之力,“扫地僧”一般地创造出无限魔力和可能。跟其他地方的葱油饼比起来,上海葱油饼最销魂的东西有两样,本地小香葱和猪板油,内涵实在,味道更香。




不过,早餐业急剧变化的这些年,年轻人的味蕾更为挑剔了。生活工作快节奏、网络订餐兴盛,让上海早餐的脚步迭代更加频繁。据统计,如今除了豆浆,大饼、油条、粢饭,在现有早餐网点的销售比例都不高。但似乎只有生煎的江湖地位牢不可破,如果你去问,什么小吃是上海最受欢迎的味道?生煎绝对是扛把子。




发好的生煎白白胖胖,等着油锅里温度上升,一小碗水均匀泼下,盖上木盖,开始熟练地转动大锅,缓慢而有节奏。七八分钟后,揭起锅盖,落雨般洒下葱末和白芝麻,简直是嗅觉和视觉交织的多重享受。


不过,根据一些数据显示,互联网平台助推下,上海早餐的版图剧烈扩张,众多早餐新势力不断崛起。美团外卖统计,今年5月,最受欢迎的本土早餐餐厅前5名为大壶春、牛奶棚、鲜得来、功德林、弄堂咪道。最受欢迎的连锁早餐品牌是巴比馒头、三米粥铺、曼玲粥铺、老盛昌、小桃园、浆小白。在美团外卖早餐,下单最多品类前五位依次为:包子/粥、豆浆/油条、锅贴/煎饺,煎饼果子、烧饼。以面包、蛋糕、三明治为主的西式早餐同样受欢迎。最近一个月,上海早餐平均客单价为30元,显示消费者不想亏待自己,对早餐“吃得好”需求明显增长,越来越多的上海居民正“爱上早餐”。


如此看来,在魔都大千世界,芸芸众餐之中,总有一款能唤醒你的味蕾,熨帖你的肚肠,慰藉你的舌尖。然而每个人觉得最适意、最想念的味道,大抵只有自己的心和胃最诚实地知道……



责任编辑:谢静怡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元夜灯如昼,春节最后一“味”,只...

樱花开了!玉兰也开了!上海牛年最...

【原年人攻略】 人在异乡,胃在故...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