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馆了解上海“母亲工业”的历史,通过一个厅领略56个民族服饰的魅力。从上海纺织博物馆项目筹建运行、展陈设计开始,蒋昌宁就挑起了重任。主持开展民族服饰文化系列展、民族主题夏令营、中华传统纺织技艺DIY,编撰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系列研究丛书……在传承上海纺织的历史文脉,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方面,他不遗余力。虽然疾病缠身,他分秒必争,努力让短暂的生命留下更多价值。去年他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拄双拐住工地
两个月完成装修和布展
生病卧床的蒋昌宁因为罹患尿毒症,每周要做三次血透,接受采访前一天晚上还因炎症发烧吊了盐水。身体虽羸弱消瘦,可一讲起当年上海纺织博物馆的筹建和策展,他神采奕奕、思维敏捷,滔滔不绝近3个小时仍不觉疲惫。
2002年7月的一天,当时的上海纺织控股集团要筹建上海纺织纪念馆,经过重重筛选,蒋昌宁成为筹建办公室副主任。他回忆,当时买了一箱泡面、两盒蚊香、借了台笔记本电脑,把自己关起来七天七夜,最后拿出了一份详细的大纲,只不过将馆的名字改成了“上海纺织博物馆”。“只要人类文明存在,纺织业就没有夕阳,何来‘纪念馆’一说。”他的设想和方案打动了主管领导。
纺织博物馆选址在有130年历史的申新纺织第九厂原址。从立项、清退、招标、建造直到2008年底交付,蒋昌宁经常吃住在工地,后来因生病双腿肿胀,要架着双拐走路。就算这样,他还是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学习取经。纺博馆室内展示面积4480平方米,算上他只有十来个工作人员,为了在重要时间节点开馆迎客,他带领团队硬是只用两个月就完成了装修和布展,创造了业界的神话。
汉服残片,织布机,老旧股票钱币,梅兰芳、周信芳的戏服,神舟七号宇航服……3000余件充满故事的珍贵展品,被精心布置在1厅4馆里,讲述着上海纺织几千年来的历史文脉和科技时尚的发展前景。纺博馆也被评为全国纺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工业旅游基地等。不仅如此,这些年老蒋还通过组织纺织技艺DIY,举办公益讲座,受邀去三所大学授课,在集团支持下录制“昌宁讲故事”系列视频等,想方设法传播中华纺织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十年霓裳梦
多民族服饰展惊艳申城
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民族工作方面,蒋昌宁倾注了大量的心血。2013年5月,偶然的机会下,他来到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看到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银饰、生产用具等展品时,他心生震撼。“绣、印、染、绘、织、刺,手法千变万化、图案纹样精美绝伦。我们要用十年筹划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展,让世间这份华美为更多人所知。”他当即自报家门,苦寻馆长洽谈馆际交流合作,从此开启了《绚彩中华(华服典章)——中国民族服饰系列展》的序幕。
从那以后,着了迷一样的老蒋一发而不可收拾。“所谓民族服饰展,绝不是每个民族找一套衣服来展出一下就好。比如让人惊叹的苗族传统服饰,其实可以细分出很多支系,梳理呈现时就要更细致。”耿直爱较真的他,做起事来一点不含糊。这些年,广西、云南、黑龙江、内蒙古、湖北、浙江、北京……他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在当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民族馆都留下了脚印。当初跑云南省民族博物馆洽谈合作,为了更全面地展示呈现,他连县市级博物馆也不错过。昆明、丽江、大理、楚雄、红河他乘车一站站地颠簸在路上,一天要跑几千公里。有时候,连夜火车卧铺赶过去,一大清早博物馆还没开馆,他就跟同事坐在门前的石墩子上等候几个小时。每次会谈前,都要翻阅大量资料做足功课,研究民族文化、符号。也正是他的这份真诚、恒心和毅力,促成了纺博馆与更多民族地区展馆的合作。
六七年间,民族服饰系列展览开展33个,40多个民族的华裳美服在申城轮番绽放,惊艳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走出掩埋其光辉的深山老林、走向大都市,为海派文化建设增添一抹民族亮色。纺博馆也先后被授予上海市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先进集体。
承受生命之痛吻
仍愿报之以歌
多年的走访接触,让蒋昌宁对边远山区有着别样的感情。“大山里的孩子真是太苦了,缺吃少穿不说,上学都要乘着索道翻山渡河。”老蒋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活动,与纺博馆的班子成员一起,每人认助一名云南迪庆的傈僳族贫困大学生直至毕业;资助乡村小学文具、书本、衣物,创办微型图书室;组织当地少数民族学生和教师来上海参加夏令营。
浙江景宁的畲族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民族特色鲜明,但地处群山中,生活也很闭塞。担任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副理事长的蒋昌宁,倡议联合会与当地图书馆签订科普合作协议,先后捐赠科普图书10000多册、举办畲乡科普夏令营、科普巡展进畲家等活动。他还倡导纺博馆开展民族文化夏令营之旅,让都市里的青少年走进畲族山区,学畲语、唱畲歌、跳畲舞,近距离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为使活动顺利安全进行,蒋昌宁常常坐着轮椅全程督导。
其实在2010年蒋昌宁就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同时伴有先天性遗传多囊肾、肾性贫血和痛风等疾病。在病痛折磨下,他没有居家养病,依然争分夺秒地工作。2014年被确诊为尿毒症,开始一周三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右侧永久颈内静脉置管术、结肠肿瘤大手术、左臂植入人工血管……细数着身上26处刀口伤疤,他仍乐观地打趣“你看,我身上的人造血管就出自我们东方国际,高科技研发成果都植入我身体里啦。”
虽然退休了,老蒋仍有很多未完成的心愿。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中国馆广场上矗立的6.8米中国结,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蒋昌宁不仅是巨型中国结的总设计师,连采购督制都亲力亲为。“馆内还开展教游客学打中国结的活动,反响非常热烈,喜欢中国文化符号的外国人很多。”他深有感触,“真的很想看到今后我们馆把展览办到国外,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向全世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