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着“梦之队”称号的中国跳水队,始终是奥运赛场上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北京时间7月31日晚,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结束战斗,中国“00后”双姝陈芋汐和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以绝对优势夺冠。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的第7枚金牌。由此,中国跳水队成功实现了女双10米台的奥运7连冠,同时收获了中国在奥运跳水项目上的第50枚金牌。
从上海徐汇区的小小训练馆里迈上世界体育最高领奖台,陈芋汐的启蒙教练、师弟师妹们始终牵挂着她。比赛当天,大家不约而同地守在电视机前,共同见证了这朵上海金花的又一次绽放。
出生体操世家,“连哄带骗”转项跳水
“稳定的心态、优美的动作,这个冠军实至名归也来之不易。”上海体育馆少体校跳水高级教练金晓峰在赛后如是感慨。作为陈芋汐的启蒙教练,看到爱徒奥运摘金,她比记者想象中冷静。近一个小时的比赛里,你几乎从她的神情中看不出紧张和担忧,甚至直到解说员高喊出“中国队,金牌”,金晓峰的嘴角也只是露出了一抹浅浅的微笑。一个陪伴陈芋汐长大的恩师,在这样一个荣耀时刻,选择将更多深情放在心底,是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明白这条冠军之路背后的艰辛。
“第一次见到乐乐(陈芋汐昵称)是在体操馆里,她出生在一个体操世家。”爷爷陈新熙曾是上海体操运动员,爸爸陈健是位青少年体操教练,妈妈董春华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由于从小体弱多病,小芋汐便在爸爸的带领下开始运动。“由于跳水和体操都属于技能类运动项目,那时,许多跳水教练会到体操房选苗子,我一眼就看中了她。”小丫头是个机灵鬼,协调性好,心理素质也不错,要强好胜,这可对了金晓峰的路子。
一路见证陈芋汐成长蜕变的师长们,在上海观看巴黎奥运会比赛。劳动报记者马亚会 摄影
不过,毕竟来自体操世家,陈爸爸也对女儿寄予厚望。加上那时的小芋汐非常怕水,一边得帮她克服恐惧,一边还要每天搞点花样激发她的兴趣。金晓峰笑称,这场拉锯战“打”了好几年,连哄带骗才让陈芋汐定下心来走上了跳水之路。
时隔10年,启蒙教练再次把生日愿望送给爱徒
“任何一位运动员,哪怕再有天赋,没有苦到极致都很难成就辉煌。”金晓峰还记得,小时候的陈芋汐就十分要强,“当时还在读小学的她,要兼顾学业和训练,时间根本不够用。但是不论多累,她哪个都不落下。下午训练完,回家熬夜写作业,不仅要做好,字也要写得最漂亮。”有时候教练心疼了,主动给她放假,陈芋汐也总会奶声奶气地说“不用了”,这份坚持和毅力让金晓峰既感动又钦佩。
金晓峰最难忘的还是2014年8月6日,“那一天,乐乐拿到了自己跳水以来的第一个少儿赛冠军,当天正好是我的生日。”如今10年过去了,即将到来的2024年8月6日,陈芋汐将踏上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的赛场,恰好又是金教练的生日。
特别的缘分让师徒俩哪怕相隔万里也心有灵犀。“非常期待单人赛上两个姑娘的巅峰对决。这是中国跳水的荣耀,希望她放下压力,做好自己,也希望把我寿星的好运传递给乐乐,在那一天发挥出最佳水平,为祖国争光。”这是金晓峰的生日愿望,也是陈芋汐坚持了10年的“奥运梦”。
榜样力量激励“奥运梦”薪火相传
时间的指针拨回2016年,里约奥运会,当吴敏霞站上冠军领奖台、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时,年仅10岁的陈芋汐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谁能想到,那时把家里的桌椅当成领奖台,对着屏幕随口说出的一句“我也要做世界冠军”,仅仅隔了5年就变成了现实。
陈芋汐和全红婵在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新华社图
2021年首次出征奥运会,陈芋汐便搭档张家齐摘下了女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进入巴黎奥运会周期后,全红婵和陈芋汐组成了新的组合,难度挑战和冠军包袱压在两个“00后”姑娘的肩上,她们依然不负众望。“牵手”以来,两人在大小赛事中从未让该项目金牌旁落,惊人的同步性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被不少人戏称为“复制粘贴”。
镜头前,总是一副姐姐模样护着妹妹全红婵的陈芋汐,也表现出超出她年龄的沉稳。金晓峰不禁感慨,“我们乐乐长大了,像当年看着吴敏霞一样,她也成为了别人的榜样。”比如当天在上海久事体育大厦里观看比赛的上海跳水队的苗苗们,镜头里陈芋汐眼神坚定、动作干脆利落;屏幕外,师弟师妹们的眼中也透着憧憬和期待。或许在他们之中,也有人像当年的陈芋汐一样,正悄悄许下奥运摘金的愿望。
头图为陈芋汐和全红婵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新华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