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擦亮上海“党的诞生地”红色名片,提升上海红色文化显示度与亲和力,“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正在全市铺展。5月24日下午,“光荣之城”主题音乐会《我们的世界》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奏响,由青年指挥家张橹执棒演绎上交委约作品《我们的世界》2024版,配以主讲人的阐述与讲解,带领申城观众从音乐中感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力量。
交响组曲《我们的世界》由上海交响乐团委约四位当代青年作曲家黄凯然、张巍、杨帆、郑阳联袂打造,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以“温暖中国”、“速度中国”、“幸福中国”、“未来中国”四个独立乐章组成,以青年人的视角展现了当下时代和未来世界。
第三乐章“幸福中国”的作曲家杨帆坦言,虽然写作内容不同,但扩展到大框架下,四位作曲家的情感基底都是一样的。“我们的孩子、父母、家人,我们的小区、公园、大好河山都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我们做了很多比如调性、强收还是弱收、风格走向等技术上的沟通,而情感上的沟通,因为大家语境相通,所以很容易共鸣。”
《我们的世界》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郑阳也深有同感,他将第四乐章“未来中国”设计为了一首意境高远、包罗万象、希望无限的狂想曲。“在这里,我们能够清晰地听到富有中国文化风格特点的音乐材料,同时又吸纳融合更为广泛的风格语言、技术类型和审美理念等。” 这既是记录当下生活的札记,又是一封写给未来的信。
《我们的世界》于2022年首演后,去年又压轴亮相“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获得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此次演出的版本为四位作曲家根据专家建议不断打磨带来的最新2024版。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音乐会只是上海交响乐团持续擦亮城市红色文化名片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自新中国成立起,上交就陆续创作、首演了一大批红色经典交响乐作品。
四位青年作曲家携手创作《我们的世界》。受访者供图
比如1949年,乐团演奏员林超夏为刚刚被确定为“代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进行管弦乐配器,并由黄贻钧指挥,录制发行了唱片献礼新中国。1965年"上海之春"开幕音乐会上,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电影乐团联合首演了吕其明的《红旗颂》。驻团作曲家瞿维及朱践耳的经典之作《人民英雄纪念碑》《交响幻想曲》等,也都是由上海交响乐团几代指挥在各个历史时期首演。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响亮号角。不只是《我们的世界》,在此次“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中,上海交响乐团将在线上线下先后推出4台主题演出,擦亮城市红色文化名片。
据悉,5月24日晚,陈燮阳、余隆就将先后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在其红色经典作品线上展演中演绎吕其明的《红旗颂》和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6月14日,《丝路颂》主题线上音乐会接棒奏响。6月28日,指挥张洁敏还将携手女中音董芳、民族女高音方琼、竹笛演奏家王俊侃,共同呈现《携手奋进新征程》,为观众带来《中国颂》、《父辈》、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等多部佳作。
头图为上海交响乐团演奏《我们的世界》。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