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乐团为“中流砥柱”搭台,金锴吹响竹笛专场音乐会《云水三章》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3-09-19 21:00

摘要: 乐团笛子声部首席金锴以一场“笛声中的缓行”吹出了民族器乐的人文特质。

上海民族乐团人才培养计划“代表作工程”系列之上海青年拔尖人才、乐团笛子声部首席金锴竹笛专场音乐会《云水三章》,日前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奏响。


据了解,上海民族乐团“代表作工程”系列,旨在通过委约作曲家量身订制能够发挥乐团“中流砥柱”技术水平、艺术风格和舞台表现力的新作品,并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通过作品创作和演出实践,推动海派民乐人才队伍成长。


此次音乐会,乐团笛子声部首席金锴以一场“笛声中的缓行”吹出了民族器乐的人文特质。其中,吹管乐协奏曲《云水三章》此番为首演,该曲是乐团委约青年作曲家李博禅专为金锴创作的新作品,分《向天边的云》《向水中的叶》《向远方的人》三章。


竹笛专场音乐会《云水三章》。受访者供图


“博禅是我相识多年的老友,工作中也多次合作,对我的演奏风格非常了解。”金锴坦言,李博禅的音乐旋律隽永,温情清新,配器磅礴大气。“在这部作品中,我分别演奏尺八、竹笛与箫,在三件不同乐器间切换,颇有挑战。三种乐器三种口风技术与气息感觉,更重要的是需要表达三种不同的气质与人文内涵,对我来说也是全新的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本是昆曲《牡丹亭·游园》中的经典唱段,此次,上海民族乐团特邀著名作曲家顾冠仁为这场音乐会全新编配了该曲的室内乐版本,曲调抒情婉转、曲辞典雅诗意,让人印象深刻,也让金锴十分动容。


“因为喜欢,所以想去学习、想去传承。”近年来,金锴致力于探寻传统笛箫的文化脉络,“昆曲六百年,自然与人文交织成无可替代的雅音。由于我对昆曲的挚爱与追溯脉络的愿望,经乐坛前辈顾冠仁老师引荐,乐团委派我赴南京随江苏省昆剧院著名艺术家钱洪明老师学习南昆竹笛艺术。”本场演出,金锴与国宝级昆曲艺术家张继青先生的入室弟子钱冬霞联袂合作,呈现了传统正宗的昆曲演奏艺术。


金锴吹响竹笛专场音乐会。受访者供图


此外,本场音乐会还汇聚了笛、箫、尺八等各类民族吹管乐器,展现了多元的曲目风格和多样的演出技巧。比如《风吟》以低音大笛描摹一缕穿梭于古老天地之间的风吟,曲调悠远蕴藉,展现生命之初的蓬勃与悸动;笛子与乐队呈现的《秋湖月夜》,取材于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名篇《念奴娇·过洞庭》,展现了秋湖月夜恬淡悠远的意境;《敕勒歌》灵感来源于南北朝民歌,展现了北方民族的豪迈个性与宽广胸襟;而双竹笛版的《湖光》则由金锴搭档乐团青年笛箫演奏家赵韵梦演绎,作品取材于越剧名段《西湖山水还依旧》,以清丽内敛的婉转竹音展现清光粼粼、气象万千的西湖美景。


上海民族乐团方面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人才培养计划“代表作工程”系列,为优秀业务骨干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和舞台实践机会,发挥他们的深厚实力和引领示范作用,助力海派民乐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据悉,继本次《云水三章》金锴竹笛专场音乐会后,今年11月,乐团还将推出上海市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入选者、乐团打击乐声部首席王音睿专场音乐会《声音地图》,以动感节奏展现丰富多样的打击乐魅力,共同谱绘声音的地图。


头图为上海民族乐团笛子声部首席金锴。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书展“淘书乐”回来了!这次旧...

闪亮·上海国际光影艺术大赛终评已...

以体育会友,架文化之桥!2023...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