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发布“大博物馆计划”:将建成“一体三馆”基本格局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唐一泓 发布时间:2022-12-12 21:57

摘要: 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世界一流博物馆。

“我们将立足于上博70周年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借建馆70周年、东馆建设为重要契机,上博就未来的努力方向、新定位等精心谋划未来发展。”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即将迎来建馆七十周年,12月12日上午,上海博物馆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大博物馆计划”。市文化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了该计划的发展基础、总体要求、使命与目标愿景以及主要任务。


上博将建成“一体三馆”基本格局


上海博物馆于1952年12月21日正式开馆,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楼。1959年,迁入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1972年起,开国内博物馆风气之先,将综合陈列改为中国青铜器、中国陶瓷、中国绘画等专题陈列,奠定了上海博物馆常设陈列的基本模式。1996年10月12日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全面建成开放,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展陈形式,使其成为全国文博界的标杆。


50年代初的上海博物馆


2016年,上海博物馆启动东馆建设,预计2023年年底前后,上海博物馆东馆将建成开放。之后,人民广场馆也将迎来整体更新改造升级,位于杨浦滨江以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核心的考古主题博物馆(以下简称北馆)启动建设。


“大博物馆计划”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上海博物馆以构建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为主的东馆建成开放;以特展主题展为主的人民广场馆整体更新改造升级;以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核心的北馆启动建设,“一体三馆、全城联动、特色清晰、相辅合璧”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上海博物馆“一体三馆”


就更长远的发展愿景而言,未来,上海博物馆将构建“3+X”新发展格局,即以人民广场馆、东馆、北馆为核心,在海内外设立若干分馆,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博物馆文化品牌。


力争到本世纪中叶,着力将上海博物馆打造成为全球艺术的顶级殿堂、国际文博的学术高地、文旅融合的卓越典范、人民城市的重要标识以及文明互鉴的形象大使,真正成为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世界一流博物馆。


中国历代绘画馆展厅


完善馆藏条件,提升征藏力度


褚晓波透露,未来几年,上博将完善馆藏条件,提升征藏力度。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改造升级以及东馆、北馆相继建成开放后,三馆馆舍建筑总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米,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博物馆“航母群”之一,预计年观众接待总量超过600万人次,将跻身世界博物馆前十行列。2023年将启动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空间艺术的全球征集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外国文物艺术品和现当代经典艺术品的征藏力度,有效完善和丰富藏品体系。


今后至少连续5年,上博将举办“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大展,系统深入展示中国考古工作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突出成就;策划推出聚焦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与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法国卢浮宫等世界知名文物艺术机构合作,每年从海外引进高质量的展览,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


“何以中国”“对话世界”系列大展


继续推动与印尼等国家开展“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和水下考古调查;组织策划首个上博文化“走出去”品牌——“百物看中国”(暂定名)系列文物艺术出境大展。启动上海博物馆海外分馆可行性研究,全力打造我国博物馆的海外第一馆,进一步扩大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在全球文化版图中的深度和广度。


褚晓波表示,上海博物馆将以打造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和人类文明的“百科全书”为立管使命,通过收藏、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中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为公众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更有深度和温度的体验。


此外,上博还将积极策划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顶尖博物馆M20+大会”(名称待定),举办各类高规格学术研讨会等,提升上海博物馆在国内外博物馆界的综合影响力,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4000米高原上演极限挑战,青春...

阿卡贝拉、动漫配音、海派脱口秀!...

“骁狼特战队”展现新时代中国军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