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了解上海广播的百年历史
和知名主持人零距离互动
为期两天的2022上海广播听众开放日
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开放日首日
跟着记者一起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体验现场的好听好看好玩吧!
11月26日早上10点,成功预约的听众们陆续来到广播大厦,整个下沉式广场已变装成为限定两天的“开麦市集”,各频率的主题花车令人目不暇接,精美文创周边、主持人签名版护照、惊喜福袋……一转身,听众还能在摊位惊喜偶遇自己喜爱的广播主持人。
忙着挨个花车打卡的听众戈先生说:“广播主持人的声音很有辨识度,我们通过声音就能辨识,能够现场近距离地接触互动,内心比较激动。”
在下沉式广场的“C位”,上海广播旗下上海新闻广播、第一财经广播、长三角之声、上海交通广播、上海故事广播、上海戏曲广播火热集结,接力打造“零距离星光舞台”。
各频率主持人轮番登场,带领现场听众解锁广播新玩法。“金话筒”播音员搭档听众播报新闻稿件,挑战不吃“螺丝”,笑声不断;还有财经知识、世界杯竞技有奖互动、主持人才艺秀等好戏连台。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海波说:“特别高兴,像过节一样!今天我更希望能够听到我们听众的话,说一些对我们的要求,根据听众的爱好会做一些变化。只有跑在听众的要求之前,才能获得听众的信任。”
随后听众们分批来到了筹办四年多、全新打造的上海广播博物馆,进行预展参观。博物馆目前共收集整理文物资料五百多件,包括电台早期的音频(如列宁、孙中山、陈毅等人的讲话录音)、广播人的手稿、广播剧剧本、电台曾经使用的录音制作设备、各年代的收音机等等。
广播为什么要做一个博物馆?上海广播博物馆工作室总编审江小青说:“我觉得有几重意义。一,它填补了空白,这是第一家在上海以广播为主题的博物馆,尽管地方不是特别大,但小而美;二,致敬历史,明年1月23号,是上海广播100周年,也是中国广播100周年,我们开办这样一个博物馆,就是寻访历史,探摸历史脉搏;另外也是致敬广播人,拉近听众跟广播的距离,成为大家互动的文化交流场所。”
“今天我们已经接待了几批听众,他们一到这儿,感觉就好像回家一样的感觉,对我们的展品或主题板块,都会有热烈的呼应。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初衷,就是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为听众服务。”
江小青还透露:“将来我们会推出上海广播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市民们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来预约参观,是一个面向公众完全开放式的博物馆。”
导览工作人员:“这边是我们模拟的录音间……”馆内一间还原度极高的直播室成了现场人气最高的拍照打卡区,里面的话筒、调音台都是各档节目使用过的设备。
听众黄倩坐上主播台,体验了一回播音员的工作场景,她说:“来打卡上海广播博物馆预展,感觉自己很幸运。我抓紧这个机会,拍张照片,很嗲的!”
昵称“金鱼缸”的上海广播博物馆透明全媒体直播室也首次投用,迎来“处女秀”。上海广播旗下魔都电台率先上演明星播客秀——播客开放麦,晓君小畅邀请佟晨洁、王厂长、G僧东等嘉宾作为首发阵容,以播客的形式探索声音的力量和无限可能。
在全新视角的景观式直播室录制一场“播客”,视频博主G僧东说:“这样的形式挺好的,可以看到外面观众的反馈。区别于传统录节目现场只有工作人员,这次感觉很真实。”
时代在变,广播的形式也在变,视频占据的互联网世界里,还有依然钟爱声音节目的粉丝,相信这就是属于彼此的幸运吧!
首日活动精彩落幕
但是别急着走开
11月27日
还有更多精彩哦!
请看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