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推出的引领青少年阅读发展的教育品牌,旗下两大专栏“阅读与教育”、“阅读与美育”日前首次走进了上海书展,还在“新华传媒上海书城”、“新华传媒上海新华书店”微信视频号上为无法亲临现场的读者全程直播,并保留了活动回放。
澎派闺门旦传人赵津羽分享昆曲之美
“当我第一次学习昆曲,就已痴迷不知归路;当我第一次穿上昆曲的云衫,便体会到它舞袖翻飞的逸趣;当我第一次口述昆曲的诗词歌赋,我真的陶醉了……昆曲在我风华正茂的时节,润我心田、传我美好、塑我精神。”在《我的昆曲+:津羽讲昆曲》一书的自序中,赵津羽这样写到。
在2022上海书展中央大厅举办的“申学课堂·阅读与美育”第2期《昆曲之路》,生活之美活动邀请昆曲澎派闺门旦传人赵津羽、上海市青年文联委员陈俊珺等,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之美融入当代生活,倡导一种链接过去、启迪当下的艺术生活理念。
“在最好的年纪与经典相遇,这是我的幸运,”赵津羽说,自己很幸运在最好的年纪发现昆曲的美不仅能停留在舞台上,还可以延续到生活中,“昆曲不仅仅是美化自我,甚至能让更多人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养分,滋养自己的生命。”她表示,希望把这种美分享给每一个人,也希望孩子们能用美好的、诗一样的语言去赞美生活、表达情感。
陈俊珺则分享了带孩子看艺术展的故事,她认为美育不能功利化,不要纠结孩子有没有记住知识、艺术细胞有没有增长,每次陪伴孩子进行艺术熏陶都是一个潜移默化滋养心灵的过程,我们对孩子进行美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他掌握技能,而是让他能有更好的感受美、感受世界、思考世界的途径。
让孩子从“爱上阅读”到“学会阅读”
在另一场“申学课堂·阅读与教育”第10期活动中,上海市民办新世纪小学校长杨毅蓉和资深媒体人顾学文,与上海电台长三角之声主播慧楠畅聊了亲子阅读与家庭教育那些事儿。
杨毅蓉向现场读者分享了两本书:《从爱上阅读到学会阅读》是一本实用的亲子阅读指南,它包含丰富的亲子阅读活动,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营造亲子阅读的氛围,启发孩子从爱上阅读到学会阅读;《妈妈永远“在线”》是一对母子的真实故事,呈现了一种相对完美的母子关系:是支持、是托举、是包容,而不是束缚、拒绝与愤怒。
活动中,杨毅蓉提到新世纪小学的特色泛读课,从08年开始,新世纪小学的孩子们每天就要进行8分钟的古诗词文诵读,而后又增加了语文课本剧表演、绘本创作等新的学习形式,并将常规语文课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坚持后发现,孩子们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得了语文素养,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在亲子阅读中更和谐了。
杨毅蓉表示,而当这些孩子步入中学后,他们的阅读能力会更强,很多孩子已经养成了终身阅读的习惯。希望通过《从爱上阅读到学会阅读》这本书惠及更多家庭,告诉家长们亲子阅读是可操作的,也是有方法的。
阅读让孩子在保持一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更多的包容和共情,同时也具备了独处的能力。顾学文分享了她从儿子“臭蛋”身上看到的阅读的习惯给他的帮助和赋予他的力量。顾学文表示,儿子“臭蛋”15岁赴美留学,无论是比同龄人更快适应国外生活,“我们发现孩子真的能大量有深度、有质量的阅读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