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随着“寅虎话生肖——海上年俗风情展”在上海市群艺馆开幕,近日,申城的各大公共文化场所也纷纷列出了文艺清单,猜灯谜、脱口秀、民俗讲座、体验非遗手工,在就地过年的倡导下,这些文娱活动提前为足不出“沪”的上海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营造好了“年”的氛围,也让他们可以独在“异乡”非“异客”。
区区有绝招,
四方民俗散发浓浓“年味儿”
今年春节期间,市群艺馆可以说是市民文艺过年的好去处。一场“寅虎话生肖——海上年俗风情展”从即日起将展览至四月初,一楼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科学知识及生肖衍生品让人眼花缭乱;二楼的白厢展厅,来自国内外两百余位优秀华人设计师的作品,诠释了现代人眼中的虎年生肖;四楼,全国新年画展尽显魔都新风尚。
不仅如此,春节期间,中西音乐迎新赏析、传统民风民俗讲座、《虎年说虎》脱口秀、猜灯谜,以及各种传统节庆非遗手工体验活动也将先后登台,在严守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群艺馆将天天不重样地给市民带来一个祥和欢乐的新年。
与此同时,上海各大公共文化场所也早早备好了文化年夜饭。在宝山罗店古镇,一年一度的暖春灯会将在1月24日至2月20日继续上演;年初一开始,青浦区曲水园里也将张灯结彩,奉上各种沉浸式民俗体验活动;嘉定区南翔古猗园里,仿照江南风土人情打造的古风集市将亮相翔云阁;而在长宁的许多商圈里,皮影戏、龙狮欢腾、大头娃娃、福禄寿等民俗快闪表演同样热闹非凡。
还有杨浦区的“元宵行街会”,金山区的新春联欢晚会,静安区图书馆的“妙语连珠”2022年新春成语大闯关,普陀区文化馆的“相声京剧国粹共赏”,黄浦区的沪语情景会话体验,青浦分会场的“欢乐过大年 喜迎冬奥会”全国乡村村晚,各区活动精彩纷呈,可以说,这个春节,市民们都能就近在家门口找到属于自己的“年味儿”。
文艺轻骑兵走基层,
美术馆、越剧专场开进商圈楼宇
除了民俗活动,今年春节期间,申城的群文工作者们也将联动专业文艺院团把舞台搬到离百姓最近的地方。市群艺馆品牌项目上海市民艺术大课堂,这个春节就将与上海越剧院合作,开启“五朵梅花齐绽放五大新城越音扬”越剧赏析活动。届时,钱惠丽、单仰萍、章瑞虹、方亚芬、王志萍五位梅花奖获得者,将走进五大新城的商圈楼宇、企业机关、医院学校等,以越剧导赏的形式在五大新城共同“绽放”。
1月20日至2月20日,在大场文化活动中心、淞南公园广场、宝山体育馆等地,宝山市民美育大课堂的又一创新实践“一墙美术馆”,则将带着世界名画艺术展、映画宝山摄影展、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等,将美术馆开到百姓身边。
普陀文艺轻骑兵带来的“活力新舞台文驿进万家”也会赴社区、商圈、工业园区等地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来自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小分队,则将带着春联走进杨浦区,把新春祝福送进社区、园区。
观古今中外艺术,
丰富文艺展览传递人文之魅
疫情之下,分布在申城各处的文化场馆也提供了丰富的展览,让更多市民可以“修身养性”过一个文化年。
日前,迎新春特展“虎笑寅年”已经在上海博物馆提前拉开了序幕。春节前夕,“褔禄寿喜——中国吉祥文化特展”也将亮相上海历史博物馆。“海上琪迹——美琪大戏院80周年主题馆藏文献展”将走进上海图书馆,带领读者一起回顾美琪大戏院80载风华历程。
1月23日,松江缂丝顾绣艺术精品展将在松江区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以华亭之美、织中之圣、缂丝翘楚等八个篇章,展现缂丝和顾绣的历史之脉、技艺之精、艺术之美、人文之魅。
此外,长宁区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的“啊呜啊呜老虎来了!——第十三届国际少儿生肖绘画作品展”,闵行博物馆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宝剑传承与创新展、奉贤区博物馆的“日月光华”——江西省博物馆珍藏明代配饰文物精品展、金山区博物馆的“煮海熬波话百年”——金山与中国红色盐文化特展、黄浦区明复图书馆的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插画)巡展等展览都将在春节期间开放,市民们可以在博物馆里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