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短视频单元“探索”特训营收官,助力青年影人踏上职业发展之路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1-08-15 16:32

摘要: 希望通过本次特训营,让学员们不仅学习到影视创作新技巧,也能开拓讲故事的新思路。

8月15日,记者从上影节方面获悉,为期5天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探索”特训营日前已顺利收官。最终,反映家暴题材的纪录片作品《致爱》脱颖而出,被评为本期特训营“优秀作业”。


据了解,此次训练营共招募了26名影像创作者参与其中,自8月9日开班以来,咪咕视频直播制播中心前端直播组负责人崔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艺术总监沈圣德等六位导师,从导演创作、声音设计、视觉方向等方面,引导青年影像创作者通过短片创作开启了职业发展之路。


作为课程导师,来自咪咕视频的崔波围绕“电影创作与5G直播的深度融合”这一主题,通过《5G上珠峰》和《伟大征程》两大项目,分享了他在特殊环境下的录制与直播经验。在他看来,科技与艺术也是可以完美融合的,“越是前端的技术大家越应该积极去学习和拥抱它,借助科技与数字的力量来助力和实现影片的跨越。”



“这个行业总是不停在变,要适应不断的变化,要不断去尝试新的东西。”香港浸会大学客席讲师、制片人高冠玉则鼓励有电影梦想的青年影人要不断尝试。他认为,好的创意、好的故事,都是从生活中来,所以要多观察、多记录、多积累。同时,他也提醒青年影人一定要练好基本功,“无论短片还是长片,想过观众那一关,首先要过自己这一关。”


据悉,为了帮助学员们深入了解影视项目全流程运作,切实提升自身的提案能力和创作实践能力,本次特训营还在收官当天举行了项目创投提案会,由原中影集团北京制片分公司副总经理王佳任、青年导演王晶和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蒋为民担任评审嘉宾。



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优秀青年导演之一,王晶表示,导演不能把“我”无限放大,而要学会沟通,既要“听他人”,也要讲与他人听。在互联网发达的新媒体时代,创作者总会找到适合的故事来讲,但任何一个故事拿出来被讲述的时候,哪怕是再平凡的故事,都应该尽可能找到其中蕴含的“传奇性”。


可喜的是,此次提案会共收到了《致爱》《蓝雨》《盘根》《动物知道答案》等15个项目参与结业当天的“非正式”创投路演,而且涉及纪实、现实、奇幻等多种题材类型。通过故事创意、项目质量、完成预期等几个维度的考量,最终,张婷婷创作的反映家暴题材的纪录片作品《致爱》脱颖而出,被评为本期特训营“优秀作业”。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特训营,让学员们不仅学习到影视创作新技巧,也能开拓讲故事的新思路,明确职业发展新目标和新方向,为走上影视创作的圆梦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国际电影节供图。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如何度过一个充满文艺气质的七夕节...

多部电影接连延期,小体量新片难当...

近期在上海看展需要注意什么?沪各...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