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的当下,连日来,包括《长津湖》《狙击手》在内的多部影片宣布延期上映,这让本该热闹的暑期档和七夕档变得有些冷清。8月13日,恰逢七夕档第一天,记者在上海多家影院发现,今年七夕档的人流量较往年有明显下降,为应对疫情,许多观众纷纷将自己的观演计划延后。
节日带来市场增量,七夕档连续五年票房激增
近年来,看电影越来越成为都市青年迎接七夕的首选项目。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七夕也成为了电影市场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小档期之一。在猫眼研究院今年7月发布的《2021“档期”突围战》报告中就曾提到,近年来,七夕、214、520等各类“情侣档”对电影票房的加成能力愈发强劲。
以七夕档为例,记者查询了猫眼专业版相关数据发现,近五年的七夕档票房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尤其2019年更是达到高峰,七夕当天票房高达5.69亿,比2016年翻了一倍还多。
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当年的七夕档票房同样达到了5.26亿元。其中,档期头号种子《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单片首日就拿到了2.78亿元之多,市场爆发力堪称恐怖,这也体现了节日带来的市场增量。
新片难当大任,上映三周的老片来救市
不过,就在影迷们对今年七夕档的盛况翘首以盼时,受疫情影响,8月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低风险地区电影院上座率不得高于75%,中高风险地区电影院暂不开放,这让本应热闹的八月影市一下冷清了许多。
七夕档来临前,暑期档的头号种子《长津湖》突然宣布撤档8月12日,紧接着,由郑渊洁作品改编的首部院线真人电影《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和青春喜剧片《五个扑水的少年》也纷纷宣布延期上映,这让八月的电影市场几乎陷入了无片可放的尴尬境地。
8月13日下午,记者在上海的多家影院看到,今年的七夕档仅剩下4、5部新片,且都是中小体量作品,比如当天上映的《深爱》《测谎人》,截至下午14时,两部影片的票房均未突破150万元,这样的成绩即使在常规档期中也无法成为主力选手。
从热度看,七夕节当天上映的《兔子暴力》或许可以勉强冲上一线,目前该片在猫眼、淘票票上的想看人数相对可观。不过,实际转化率如何还要看具体情况。好在,今年七夕档还有已经上映三周的《怒火·重案》《盛夏未来》等老片支撑,可以适当填补一下七夕档的空当。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受疫情影响,新片上映乏善可陈,七夕档影院人流较往年同期也冷清不少,但影院工作人员还是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观众们也对影片撤档表示理解。“这是对更多人的安全负责,理解而且支持,等这些院线大片重新上映时,哪怕不是在热闹的档期里,我也会挤时间来看的。”市民王女士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