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位评委克服时差同时在线!上海国际小提琴赛线上考评,难度标准和往届一致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1-08-12 16:02

摘要: 用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给真正有潜力的选手崭露头角的机会。

延期一年后,8月12日,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终于再次归来,并在线上举行了开幕暨抽签仪式。


高手云集,25位选手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全球首个由职业交响乐团创办的“中国籍”国际音乐赛事,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自2016年以来,一直以专业的赛制、权威的评委、出色的选手等备受世界瞩目。2020年赛事虽因疫情延期,但仍维持了原定名称2020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


记者了解到,本届比赛共收到来自全球31个国家及地区102位选手的报名,最终有25位选手入围1/4决赛。比赛将以线上线下接力的方式举行,1/4决赛和半决赛均在线上举办,最终晋级决赛的6位选手,明年将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情况择期来上海,与四重奏及交响乐团合作进行线下对决。


让人欣喜的是,本届赛事依然高手如云,25位入围选手来自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超半数选手就读或毕业于顶级音乐院校,不少选手还曾参与许多国际小提琴大赛。


主办方表示,1/4决赛和半决赛虽在线上举行,但难度、标准和往届保持一致。比如,半决赛演绎的莫扎特协奏曲,仍要求选手自己创作华彩乐章。选手在各自所在国家自寻钢琴伴奏和录音室录制演奏视频并提交给组委会,之后由评委统一在线评分。



晋级到线下决赛的选手,除了与四重奏合作,还将演奏指定中国作品——比赛委约华裔作曲家周天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夜途》,并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一部自选小提琴协奏曲,全面展示选手的艺术水准、音乐个性和现场感染力。


权威把脉,评委包含行业各领域领军人物


除了选手技能高超外,本届比赛的评委阵容也一如既往的权威,他们是古典音乐行业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既有著名独奏家、著名室内乐组合灵魂人物,也有演出行业领袖、教育家等。担任评审委员会联合主席的是著名指挥家、艾萨克·斯特恩之子大卫·斯特恩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徐惟聆。


评委会成员还包括古典乐经纪行业传奇人物马丁·坎贝尔-怀特、上海交响乐团首席李沛,小提琴演奏家、著名室内乐组合创始人李伟纲,著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宁峰等。此外,世界级音乐厅演出负责人埃马纽埃尔·翁德雷,格莱美获奖者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小提琴家格伦·迪克特罗将参与决赛环节的评审。


在线上重启第三届比赛,徐惟聆希望能给不同国家的年轻人一个舞台。“放眼全球,疫情给我们音乐界带来了许多困难。线上重启第三届比赛,希望能给不同国家的年轻人一个舞台,让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也用音乐向全世界传递信心和希望。”


维护赛事公平,11位评委克服时差同时在线评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评审的公正,1/4决赛和半决赛的11位评委将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观看选手提交的视频,同步在线评审。为了保证录像的真实性,专业技术团队也为比赛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录音录像规则。选手不可任意剪辑,录制的视频和音频提交给组委会,由比赛方进行编辑。



在评委马丁·坎贝尔-怀特看来,线上参赛对选手来说可能是陌生的经历,对评委来说也同样是。“我强烈鼓励你们专注于音乐,因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让视频拍摄的技术要求支配了你们的表现。”据悉,从8月13日起,1/4线上决赛和半决赛也将通过众多渠道面向全球直播,总时长逾50个小时。


赛事组委会执行主任周平表示,“比赛赛程赛制的策划全面考察选手的综合素质,其国际性、权威性为选手们的职业发展助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最有才华和潜力的未来之星共同延续艾萨克·斯特恩的辉煌和他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组委会主任余隆也表示,“在疫情的阻碍下,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依然保持初心,用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给真正有潜力的选手崭露头角的机会。希望比赛能为国际音乐舞台和音乐事业的发展培育新人,也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提升中国音乐的国际话语权。”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最特殊的“隐形教练”!细数上海奥...

90年代的弄堂乡音回来了!《夺子...

25位作家、10位诗人扎根浦东采...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