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杂谈|龙钢:三轮车

来源:劳动报 作者:龙钢 发布时间:2024-07-28 12:07

摘要: 当年没有出租车,解决最后一公里全靠三轮车。图为今日模范邨口。摄影 龙钢

日前,去到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游玩,看见街边几位脚踏三轮车夫正在招揽生意,“去山塘街、观前街吗?”这勾起了我小时候经常和父母亲在家门口不远的模范邨口坐三轮车的记忆。


三轮车在新中国成立前叫“黄包车”,又称人力三轮车。1873年,法国商人米拉看到上海租界日趋繁荣,交通工具稀少,便向法租界公董局呈请,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次年3月,米拉开设了上海第一家人力车公司,并从日本引进300辆人力车,开办人力车出租业务。1949年后,手拉人力三轮车逐渐被脚踏三轮车取代。


模范邨位于虹口区东体育会路东江湾路丁字型路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有个露天菜场,模范邨及周边居民都在这里买菜。那时候我经常随父母亲在这里买菜。由于人流比较多,加上这附近又有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和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虹口校区),学生、教师,包括外国来沪教师很多,交通不是很便利,一些三轮车夫便聚集在邨口等候乘客,渐渐地在邨口路边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三轮车服务点,最多时有数十辆三轮车在此候客。


当时上海没有出租车,三轮车可是人们除了公交车外,唯一的出行代步交通工具。家里有人生病了要上医院;年纪大的人出趟远门,或者在外面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乘公交到不了的地方,都会叫上一辆三轮车。那时模范邨附近的居民想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也会到这里来叫车,高峰时往往还要人等车。由于生意好,车夫们把这里当成了挣钱的“福地”。


小时候,我的身体不太好,三天两头要生病,而且一生病总是在晚上。那时我们家住在广中路西江湾路口,跨过淞沪铁路,马路对面就是模范邨。而离我家最近的虹口区第一人民医院在同心路上。每次生病,父母总是赶紧跑到马路对面的模范邨口叫三轮车夫,把我送去医院急诊。可以说,自打我懂事后,记忆最深的就是坐三轮车去医院看病。


有一次半夜发高烧,那时正值冬天,外面飘着小雨,母亲带着我冒着雨去叫三轮车,好在雨夜里昏暗的路灯处还停着一辆三轮车,车夫看上去已有近50岁,因夜里困了又冷,坐在三轮车里睡着了,母亲一边叫着“师傅、师傅……”,一边快速跑向车旁,不停地按三轮车铃。睡眼朦胧的师傅,听到有人要车,从垂着油布帘子的三轮车座上探出头,看到我们马上起身让座,当我和母亲上座后,师傅拉上了挡雨的帘子,踩着车载着我们快速朝医院方向骑去。


到了医院,三轮车夫告诉母亲,深更半夜找车难,我就把车停在医院门口,需要的话看完病再送你们回去。母亲听后甚为感动,连说“需要,需要”。后来跟车夫熟了,每次叫车父母都会找这位师傅。


坐三轮车,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己是N年前的事了。现在每每路过模范邨时,我都会在东体育会路的路牌下站一会,回忆下当年在此坐三轮车的情景。


责任编辑:卓滢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石库门新语|居平:滇池路“影人会...

长相忆|张林凤:父亲的军人情结

岁时散记 |王萌萌:浮瓜沉李销烦...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