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新语|居平:滇池路“影人会客厅”

来源:劳动报 作者:居平 发布时间:2024-07-28 10:01

摘要: 短短的滇池路被列为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

老上海都晓得,在滇池路100号的东海咖啡馆里坐坐,不仅是喝一杯手冲咖啡,吃一顿海派西餐,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回忆和美好,点点滴滴,耐人寻味。


滇池路全长约295米,短短一条小马路,历史却很悠长。滇池路上,有清水红砖的英式老洋房,附近还隐藏着各式老石库门建筑。虽然老弄堂气息渐行渐远,但滇池路还是有不容小觑的地位。2007年6月,这条短短的滇池路被列为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这一带是历史风貌区,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早在1899年,滇池路就已形成,但以“滇池路”命名,则要到1943年。滇池路最早的时候叫“仁记路”,这个名字来自于上海开埠初期第一批进入上海的洋行——英国“仁记洋行”,其旧址就是这栋如今为滇池路100号的大楼,当然以前是仁记路100号。当时的仁记路100-110号都是仁记洋行大楼。现在的东海咖啡馆就是开在这栋大楼里。当时因为仁记洋行在这里开了个头,地理位置好,各种金融机构就扎堆搬来这里,滇池路就成了有名的金融街,曾被称为“中国华尔街”。其实如今这栋大楼,和很多老洋房的现状一样,用上海话说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人口稠密,逼仄拥挤,已经看不出当年洋行的痕迹。


位于滇池路97-103号的建设银行大楼,以前也是银行,当年这里是仁记路97-103号中孚银行大楼。1938年9月下旬,霞飞路上的复旦大学沪校被法租界当局责令停学,当时的老校长就借用这栋中国建设银行大楼三楼,作为复旦大学沪校临时校址。这也是很多复旦人心中久远的回忆。


滇池路还曾被称为“影人会客厅”,其与电影结缘已有百余年了,当时很多有名的文艺机构如百代公司、上海摄影会、国际无线电台和中国旅行社等都曾在这里立过足。建设银行边上的滇池路119号,别看它现在是很普通的住宅,里面72家房客天天上演鸡毛蒜皮的海派日常生活,但是在以前是上海工业银行大楼。1935年的时候,田汉、阳翰笙加盟过的艺华影业公司营业部,也从八仙桥黄金大戏院迁到了仁记路119号。1919年第一家电影股份公司上海的办事处就设在仁记路,六合影片营业公司、美国的福克斯公司都是在这条路上。滇池路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电影的据点之一。


另外,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电影活动也与仁记路有关。早在20世纪20年代明星电影公司成立时,公司负责人周剑云就通过同乡关系,找到剧作家、中共党员阿英(钱杏邨),要求其提供剧本支持。阿英可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中第一个搞电影的同志了。1932年春,在上级党组织的支持下,夏衍、阿英和郑伯奇等组成电影小组,进入明星电影公司,拍摄了大量电影。其中,阿英编剧的《丰年》、夏衍编剧的《狂流》和阳翰笙编剧的《铁板红泪录》等,在国内影响极大。


和平饭店(原沙逊大楼,滇池路上的门牌号是63号—69号)因电视剧《繁花》而红极一时,第一集中宝总出车祸的现场就是在滇池路上,和平饭店的后门。和平饭店当时有“远东第一楼”之称,建成后原名华懋饭店,是当时的“网红大楼”。这条路现在也是网红。1981年上影厂上映了一部《七月流火》,就在这里取过景,电影《梅兰芳》也在这里搭景拍摄,当时为了拍摄,滇池路连接外滩的路段都封闭了很久,防止旁观的人太多,引发不安全事故。


中国华尔街,影人会客厅,叙述着滇池路的传奇。短短一条滇池路,却藏了很多故事,怪不得很多文艺青年这么喜欢这条路。在这里,经常可见拍婚纱照的年轻人和网红街拍,让原本寂静的滇池路增添了许多活色生香的美景。


责任编辑:卓滢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长相忆|张林凤:父亲的军人情结

岁时散记 |王萌萌:浮瓜沉李销烦...

行吟足迹|张永其:由文而兴的青溪...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