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公园局部改造完成重新对外开放,山林气息延伸至城市街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2-09-30 12:58

摘要: 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公园原先位于大连西路及欧阳路的围墙拆除,开放景观得到优化提升。


路边有山,进门有园。从今年3月起,鲁迅公园开始局部改造。9月30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公园改造完成正式对外开放,其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公园原先位于大连西路及欧阳路的围墙拆除,开放景观得到优化提升。


提到鲁迅公园,很多上海人都非常熟悉。该公园始建1896年,是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1956年10月,鲁迅先生灵柩从虹桥万国公墓迁葬于此。为纪念鲁迅先生,弘扬鲁迅先生的精神和品德,1989年正式命名为鲁迅公园。公园既有历史文化纪念内涵的景点,又有山水自然景观,人文景点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渗透,步移景换,满眼皆景。


不过,去过鲁迅公园的人们也都知道,公园原先靠近大连西路和欧阳路一侧,是厚重的墙壁。上海园林绿化建设公司景观设计研究院所长郑明辉告诉记者,1985年时,随着大连西路的拓宽工程,公园原先靠近该侧的北大山被削减,围墙随之设立。


“北大山是公园内部挖湖填土垒成的人工山,也是公园内部的一个重要景观。”郑明辉表示,围墙加上铁栅,总高度达到了4米左右。


不过,此次改造为了能将公园绿地和山林气息延伸至城市街区,给市民们提供一个共享的绿化空间,原先封闭、厚重的公园围墙全部打开了。记者看到,人行道与山行步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市民步入其中,相当于在闹市中步入山林,独有一份宁静和意蕴。


虹口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张鸣瑜表示,过去公园的步入性比较差,而围墙拆除后,形成了“口袋花园”,在保留原本山林格局的同时,新增了大花六道木、杜鹃、欧石竹、糖蜜草、银叶菊、小兔子狼尾草、紫娇花、玉簪等植物,为老公园换上了一层新的彩色外衣。


不仅如此,鲁迅公园的北门也很具有代表性,虹口区绿化管理部门在保留大门原先形式基础上,用立体植物代替原有的大理石贴面石墙,对大门进行了一些“隐藏”,将其完全融入到公园的大环境中。


张鸣瑜表示,从西门广场至虹口足球场南球场,将过高的铁艺围栏进行矮化处理,让园内外景观视线变得通透,并增加了出入口。园方还对北大山的植被进行了梳理,修剪过密的枝叶。现在,市民们从山下往上看,不再是黑压压的一片,视线也变得透亮。


鲁迅公园副园长施晓峰告诉记者,目前公园平日客流在1-2万人左右,双休日高峰期还要翻倍,改造好的公园给这些游客提供了更佳的游览感受,也希望希望市民游客遵守游园守则,一起守护好这片无界城市客厅的美丽。


摄 影:罗菁
责任编辑:陈烺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老外当上政府部门“体验官”!虹口...

国庆假期天气看过来!前三天晴好,...

2024年完工,共331套!北外...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