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卫健委最新规定,普通住院患者原则上不安排探视,重症、术前谈话等特殊患者实行限时、限人错时探视制度,每个病人的陪护人员一般仅限1个。交叉感染风险降低了,但也有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重症患者反映,亲人陪护、探望的次数少了,心里总是空荡荡的。
2月27日,劳动报记者从浦南医院了解到,目前医院开通了线上视频,患者可以通过手机与家属进行在线交流,这样既减少了医院探访人流,又能让患者家属省心又放心。
住院患者最多1名家属陪同
为了减少人员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目前沪上各大医院对住院患者的陪同人员实行严格管理。
瑞金医院明确,对于探视家属,暂行取消探视,若病情确实需要陪护的,自2月24日起每位住院患者只能固定一位家属陪护,初次入院时,请固定陪护家属携带身份证配合进行个人信息填写,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建议同时出示“随申码”。完成调查并合格者,病区会开出陪护证(陪护人员在患者住院陪同期间不能离院)。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规定,来院就诊限一位陪同者。探视或陪护的病人家属需佩戴口罩,否则院方将拒绝其进入病房。妇科病人和孕妇最多安排一名家属或护工陪护,产妇最多安排2名家属或护工陪护。
视频交流,家属可以放心了
浦南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工阿姨戴燕,因她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曾被不少患者与家属称之为“金牌护工”。她深知亲情和陪伴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主动把家属加到自己的微信好友群里,提前约好时间,用自己的手机通过视频让患者与家属进行交流。这样的暖心举动,不但缓解了患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更让家属看到患者的治疗情况。
(图:患者正在与家人进行视频交流,浦南医院供图)
一位家属动情的对医护人员说:“现在病毒肆虐,我们也不敢出门,如果不是因为家里有病人我们也不愿意来医院的,可是没办法呀!现在有了小戴阿姨我们省心多了。如果她(患者)想我了,阿姨帮我们连视频,对她(患者)也是一个安慰,我在家里也放心。特殊时期,我们得听国家的话,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但尽量不给国家添乱。”
八十多岁高龄赵阿婆表示:“现在限制家属探望,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我们在病区里相对是安全的,家属在来医院探视的路上也有接触危险因素的可能,我也担心他们。自从医院实行了陪护证,我实在想家里的亲人了,她会让我与家里连线视频,医院想得太周到了,谢谢他们。”
将推广到医院所有病区
戴阿姨平日里对患者除日常护理以外,还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康复锻炼等,让患者充分享受到了医院优质贴心的护理服务。目前的陪客限制就像一堵防护墙,阻断了疫情,但也锁住了温情。如今通过视频通话,既抵挡了病毒,更架起了患者与家属交流的桥梁,不失为当前减少医院陪客的一个好的方法。
为让更多的患者与家属进行情感交流,心血管内科张蕾护士长还请戴燕带动科内其他护工阿姨也一起加入到这样的微信沟通工作中去,医院也已将心血管内科这个好的做法推广到医院所有病区,让更多医护人员与护工加入到“视频交流”这个活动中去。从而让更多的家属与患者进行沟通,以大大减少他们的焦虑与担心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