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制出我国第一架鼓泡式人工心肺机、完成世界首例非血缘供体成人单侧肺叶移植术,到开展了国内首例冠脉搭桥并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国内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胸部手术,上海市胸科医院建院60多年来,聚焦胸部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两大学科群,始终围绕患者需求,传承开拓创新精神,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创新成果不断。尤其是近几年,胸科医院内外联动,在肿瘤治疗、微创机器人手术、多学科融合等方面多点开花,引领着专业发展新方向;打造快速康复外科项目,大大提升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推行精细化诊疗一站式服务,让患者就医更加高效便捷;深耕医院党建文化,带领医护人员与医院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创新引领
勇当专业领跑者
胸科医院的心胸疾病诊治技术覆盖疾病谱广、门类全,食管、气管、纵隔肿瘤手术量常年居全国第一,肺部肿瘤手术量居全国第二。尽管如此,围绕如何让患者更快地恢复,获得更优质的术后质量,承受更少的经济负担,医院的创新探索始终在路上。
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侯旭敏讲道,医院人才荟萃,在肺、食管、纵隔、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外科诊疗领域经验丰富,一直以来积极进取,攻坚克难,高质量的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层出不穷。在肺癌的诊治上,医院成立了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内科团队在陆舜教授带领下,不断开展转化医学研究,让很多原本不可能手术的晚期患者重新获得生存的机会。胸外科团队不断精研更微创、更精准的外科手术,将复杂疑难胸部手术推向国际领先水平。
让癌症患者不光能活得更久,还要活得更好。肺癌可以通过CT精准筛查早诊发现,可食管癌发现常以中晚期居多,手术本身创伤很大,术后效果不佳会让患者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医院胸外科主任李志刚领衔的食管癌团队创新方法,通过化疗药、靶向药和免疫抑制剂,为患者先缩小病灶再实施手术,患者的生存周期提高了1.5到2年的时间,并且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在心脏疾病治疗方面,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尽量保留患者自身组织功能,竭力进行瓣膜修复,而不是直接替换。”据介绍,难度虽高,这却是心外科团队一直坚持的理念和不懈追求,以此为动力,不断助推着一项项技术革新和新器械落地。围绕心血管疾病治疗,团队正着力研制靶向药物递送系统,通过引入AI大数据分析软件,在新药自主研发、个性化治疗领域力求突破。
“如今不是医院凭借一个技术、一个专家就能独步天下的时代了,现在更讲求综合诊疗模式。”据了解,医院持续打造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已建成10余支MDT门诊专家团队和纵膈MDT病房、食管MDT、瓣膜中心病房,力争实现从“病人围着医生转”到“医生围着病人转”,为深化医院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6月份,“上海市胸科医院创新俱乐部”成立,医院鼓励全体医务人员参与临床及转化研究,助力更多创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这个综合性平台将集聚焕发更大能量。
智慧赋能
提升医疗服务温度
以前,长三角地区肺结节患者来院复诊,常常遇到“往返多、耗时长”问题,胸科医院针对此症结推出便民举措,打造了“复诊一日通”。肺结节患者在线上就能提前做好预约,来医院当日即可完成“检查+面诊”,患者实现了“早晨出发、上午检查、下午门诊、晚上到家”,复诊“不过夜”。
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超红表示,找准百姓就医痛点、堵点、难点,医院在管理服务上不断创新,提供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早在2019年,胸科医院就以“全院服务患者,全院服务临床”为宗旨,持续推出医疗管理活动新举措——“管理年”“文化年”“服务年”,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制定项目、开展活动,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
立足心胸专科特长,医院在胸部外科手术中引入快速康复医疗模式,在上海率先建设集成式的胸外科日间病房,为胸部手术患者提供更快捷、更优质的住院体验。以VATS肺楔切术式为例,从治疗到术后,只需48小时患者就能出院,平均住院日从4.8天下降到1.7天,不仅帮助患者更快康复,费用也大幅降低。在优化入院、出院流程上,打造“智慧出入院结算”项目,开发出手机端多项结算小程序,助力服务不断优化升级。如今,日间病房年手术数达1400例。
不仅如此,随着百姓对肺部结节、肺癌相关知识的重视和需求量增大,为了避免信息碎片化,提高权威性,胸科医院策划推出科普项目,以100篇文章、100个短视频配合图书宣传以及大量线下活动,将市民群众急需的健康知识精准送达,内容涵盖了疾病的预防、发生、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后续随访全过程。这让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配合度更高,就医效率和体验感显著提升。诸多实实在在的服务项目落地有声,传递出暖意融融的医疗温度和人文关怀。
文化铸魂
凝心聚力共促发展
“家驷堂”“昌文厅”“锡纯厅”……走进胸科医院会议中心,一间间以老专家名字命名的会议室门前,均布置了一面“文化照片墙”。远望,是老前辈个人肖像照;近看,背景融合了前辈个人的生平照片和学科后辈的小照片,设计巧妙。创建于1957年的胸科医院,是新中国第一家以诊治心胸疾病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成立之初汇聚了上海多家医院的名医大家——黄家驷、兰锡纯、顾恺时、吴善芳、徐昌文、黄偶麟、潘治、郭德文等,他们成为今天胸科医院的基石。
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胸科医院党委书记吴锦华介绍,作为一项重要创新实践,医院紧紧围绕心胸专科特色打造思政工作新模式,以学习院史为切入点,将思政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医院自2017年推出“溯源胸科”思政教育项目,建成了院史陈列馆和院史走廊。为了激发更多年轻“胸科人”的自豪感,医院还在官方微信开设专栏,以生动的故事,讲述医院发展历程、院景新貌、杏林名宿、科研硕果、医学创新等,并将此内容汇编印制成《溯源胸科纪念画册》,让学习入脑更入心。
在思想上为医护人员领路的同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医院工会竭诚服务职工,成为他们安心工作、自我提升的坚实后盾。医生日常工作很辛苦,医疗、研究、教学工作繁重,医院工会打造“360°员工关爱体系”,提供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的关爱计划,无死角地关心关爱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根据职工需求,医院在职工休息室添置了按摩椅、储物柜、沙发等设施,广受好评。在硬件上不断升级的同时,工会在软件方面也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医院每年交替举办体育文化节和文化艺术节,倾力打造胸科特色文化品牌;逢传统节日必有声、特色节日出亮点、专属节日巧用心,全年精彩策划不断,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医院工会还精心定制了创意时尚的“‘包’您满意”系列手提袋,这只融入了医院特色文化的小小文创,在职工通勤路上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也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荣誉感。与此同时,医院将关爱半径扩大至研究生、外包公司职工等,让胸科大家庭的温暖照耀到每一个人。医院全心全意呵护着职工的幸福感,凝聚职工共同推动医疗事业和服务水平提升,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