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化内镜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道病变诊断率逐年提高,这使得早诊早治成为可能。
消化道肿瘤和严重功能性胃肠病传统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由于不可避免地改变消化道解剖结构,往往造成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内镜微创治疗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疗效可与外科手术相当,且不改变消化道解剖结构,具有体表无疤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同时保留器官功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等优势。
然而消化道管壁菲薄,周围重要脏器多,传统内镜治疗极易破坏消化道管壁完整性,造成消化道穿孔,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治疗率相对较低。周平红团队针对这一临床关键问题,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基础研究,首创隧道内镜技术,通过在消化道黏膜和肌层毫米级夹层中建立隧道,利用这一隧道腔隙进行肌肉活检明确诊断,切除消化道肌层来源乃至消化道腔外肿瘤(纵隔、胸腹腔)诊治。
隧道内镜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黏膜下隧道的建立,使隧道黏膜入口处和病灶之间形成一段安全距离,为内镜微创治疗提供手术空间的同时,有效保持消化道壁完整性,避免了传统内镜手术后发生消化道瘘及胸腹腔感染的可能。
这项技术最先应用在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这是一种以进食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严重者甚至癌变和恶病质,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即隧道内镜技术)通过黏膜下建立隧道的方式和途径,利用自然腔道壁间的空间,于直视下进行食管下端括约肌完全切开,梗阻即时解除,疗效肯定,已取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金标准。
随后针对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周平红团队国际首创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打破传统内镜微创治疗禁区,利用隧道创造的安全距离,实现肿瘤完整切除的同时保持消化道壁完整性。
周平红团队进一步大胆创新,首创经黏膜下隧道内镜憩室中隔离断术(STESD)治疗食管憩室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腔外肿瘤切除术(ETER)治疗消化道腔外肿瘤两项技术,这标志着内镜切除真正由腔内走向腔外,为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关创新成果以内镜新闻形式发表在Gut、Gastroenterology等国际顶尖杂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hashab教授盛赞为“内镜治疗的革命性技术”,并被美国消化内镜协会(ASGE)制定的内镜诊疗指南推荐为标准术式。
周平红团队创立的“中山内镜”国际顶尖技术品牌,有力地提升了中国消化内镜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