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青春期孩子提升同伴交往能力,家长需要跳出这“四个圈子”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第一教育 发布时间:2022-02-23 13:24

摘要: 家长应更为充分、全面地理解同伴交往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

孩子会在学校按自己的想法交到各种朋友,但家长有时候会对此进行干涉:你不应该和XX交朋友!这些干涉是正确的吗?家长面对孩子应该持有怎样的同伴交往观念?


同伴交往是推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面对身处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朋友们在感受到同伴对孩子影响作用越来越大的同时,更不乏各种担忧,比如: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交学习成绩好的朋友,有个好圈子很重要!”


“我们家的孩子思想很单纯,会不会被别的孩子欺负啊?”


“正上初三的女儿最近和一个男孩子联系频繁,我们还真是担心啊!”


“我看到孩子用手机和同学聊天就是互发一些无聊的表情,有什么意义!”


……


家长懂得如何“关心”孩子,孩子的行为能让家长“放心”自然成为一种期待,下面我们就基于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征,来探讨如何帮助青春期孩子提升同伴交往能力。


跳出“人脉圈”


理解同伴交往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曾经在公交车上无意听到一位母亲教育中学生模样的儿子:“你不要和某某同学在一起,他肯定考不上好学校的,把你也带得走下坡路,你就应该和某某某交往,不仅现在有收获,将来也有好的人脉圈子呀!”而儿子却完全不认同,不耐烦地甩下一句:“你眼中的择友标准有问题,我要找懂我的人交朋友!”


尽管这位母亲出发点也是为孩子好,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念和对孩子交友的干涉,孩子并不买账。


其实,这个孩子所提到的标准和原则正是处在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发展同一感的正常体现。


心理学家认为,在青春期的初始阶段,青少年就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形成对自我的感知,同伴交往有利于青少年建立清晰的自我感知并影响自我价值感。


因此,帮孩子选择同伴,不如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处理“我认识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的关系,不断发展自我感知的社会化功能。


青少年面对的困扰也有很多源于同伴交往问题,比如:自身特别在意同学的评价与认可,无论这些评价是否客观公正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朋友圈,而自己独自一人等等。



同伴交往的困惑反映出一些共性规律,即对于思想处于成熟和半成熟时期的青少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在群体中主体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自我认同度、社会存在感和能力激发状态。


青少年对同伴间评价的期待程度甚至高于家长与教师的评价,有群体归属被认为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因此,我们家长应更为充分、全面地理解同伴交往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


跳出“焦虑圈”


给孩子同伴交往的支持与指引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尝试以更为独立的角色接触社会,对同伴的依赖往往超出对父母的依赖,父母对孩子把控力的减弱和对未知结果的担忧容易引发各种焦虑,种种焦虑更易导致亲子关系不畅,甚至反而会导致孩子极度依赖同伴交往,处于真正的失控状态。


跳出“焦虑圈”,首先要与孩子建立尊重与信任关系,这是青春期孩子愿意与家长坦露心声的重要前提,只有了解孩子所思所想,获得孩子的接纳,我们才有帮助孩子指引方向的可能。


尊重与信任更会给予孩子解决问题的信心与勇气,对孩子的质疑、掌控或者过度保护,无意中都会给孩子传递“我不行”的信息,容易导致孩子通过特立独行来证实自己或者在包办下真的什么事情都处理不了。


相对于同性同伴交往,孩子与异性同伴交往是一个更容易让家长们焦虑的话题,家长对孩子与异性同伴交往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同,部分家长以“防、查、堵、拆”来应对孩子与异性同伴的交往,往往是亲子双方都会草木皆兵、精疲力竭。


我们应该了解到,从人际需求发展过程来看,一般在青春期早期(12-14岁),女孩和男孩都会对异性感兴趣,产生与异性朋友建立亲密关系的需求,并且异性交往(不等同于恋爱)比较积极、健康的青少年会有更强的自信和社会角色认同。


跳出“经验圈”


让孩子自主经历获取人际交往能力


有些家长常常感到无奈和无力的是,孩子会把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当成说教,根本听不进去。


怎样才能和孩子建立良性沟通,给孩子有效的方法指引呢?关于这个问题,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有很多,我们现在仅尝试以跳出圈子的视角,不就事论事,从家长如何优化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教育途径探索等方面试试看。比如:


尝试1:转化思维方式,不用与他人比较性语言来激励孩子进取


我们先来看一个孩子们不太喜欢的对话情境:


“凡尔赛”的学霸


某次考试,学霸A数学考了98分(满分100)。


知道成绩后,学霸A和同学B说:“怎么办!我数学才考了98分,就算其他的都是满分,也只比第二名高1分啊!”


同学B:我才考80分……


常听一些家长在鼓励孩子时,会用到“你要比别人好才行,别人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之类的语言,这种方式也许会有激励作用,但是否也给孩子一种暗示,家长让孩子努力的目的是为了和他人比较,只有在比较中胜出才是成功。


这种思维方式容易让孩子失去成长的真正内生动力,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同伴交往的方式,造成对同伴尊重感的缺失和交流的不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注重对自己成长过程的认可和形成合作观念,并以积极的共同进步式的思维影响同伴交往方式。


尝试2:通过优化亲子沟通方式,来帮助孩子体悟如何与同伴良性沟通


亲子间的沟通方式会迁移到孩子的同伴交往之中,我们作为家长有必要不断地学习如何更好地进行亲子沟通,这不仅可以优化亲子关系,更会给孩子带去潜移默化的启发。


也许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做地很好了,也在积极改变,但是不是还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呢?不妨看看下面关于家长运用“同理心”的情境,来体会不同交流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内心感受。


孩子说:“我已经长大了,你们却事事都要管着我,一天各种不放心,真的很烦!”


家长A:“嗯,我们能感受到你觉得很烦,但是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孩子内心感受:这是家长表面上的同理,本质上还是不理解我的心声,真不想和家长多说。


家长B:“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过于担心、管太多,让你感觉不到独立?我们想听听你的想法。”


孩子内心感受:感受到家长有倾听的意愿,有一点想说说心里话的愿望。


家长C:“你知道我们关心你,但又渴望更多独立空间,我们可以一起商量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孩子内心感受:这个回答有在引导我思考,而且有想要一起解决问题的态度,可以和家长商量试试看。


家长朋友们可以感受到表达“同感心”的层次不同,孩子们的感受是不同的,当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通过学习不断优化亲子沟通方式,也是在给孩子建构一个与同伴交往的“学习体验场”。


类似地,我们对自我情绪的管理、对规则的认识、对他人尊严的保护、犯错后的责任担当等各方面的修为都会给予孩子同伴交往的基本行为方式示范。


尝试3:邀请孩子一起做“表妹(表弟)”的异性交往指导者,育人及己


当我们直接说理孩子不乐于接受时,我们可以尝试帮孩子建立一种有责任感的成人角色,邀请孩子一起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思考和体悟。


比如,可以假设一个求助者角色表妹在异性交往中遇到了困惑,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她呢?


具体话题:表妹的一个男同学邀请她一个人去看电影,表妹是否应去呢?如果应邀前往,表妹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家长可以请孩子一起根据表妹提供的情景(可以是家长转述)进行分析,帮助表妹进行理性判断及列出准备清单,从中让孩子有充分发表主见及周全考虑问题的机会,更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感和思辨平台。


人际交往受到环境、个性、思想、态度、行为模式及价值观多种因素影响。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孩子们比看上去更需要家长,特别需要能为他们改变的成长型的有“爱”家长。


每个孩子距离成功,也许只差一个这样有“爱心”的成人。新春伊始,让我们为了成为孩子心中的那个人,一起努力吧!


责任编辑:谢静怡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最全寒假生活指南 | 送给孩子和...

小学生的“绝交书”火了!各位家长...

家庭教育首次立法,中国父母进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