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出类拔萃。
很多家长都认为要让孩子变优秀,首先需要学习成绩好。其实不然。
蔡元培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我们很多家长,辞了工作,全职在家陪伴孩子学习。但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导致家长怒火中烧。亲子关系因为学习的原因,几乎成了“仇家”。
这些家长叫苦连天,每天辛辛苦苦在家里陪孩子,孩子却不领情,甚至恨自己,弄得一肚子苦水。对于这些家长,我只想对他们说一句:不要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晕轮效应”。意思是:我们很容易以自己固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偏概全,以点概面。
在教育中,我们家长总是会情不自禁地以己度人。虽说孩子的大部分是遗传父母的,可是我们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法用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
有些时候,孩子的一些表现,看起来跟自己父母一样。其实,他并不一定喜欢走父母走过的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们要尊重。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陪伴。
陪伴虽然必不可少,但是有效的陪伴才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无效的陪伴,对孩子而言,那是一种伤害。陪伴并不是家长辞了工作,全职在家带孩子。家庭教育中的悲剧,往往是家长采取了不恰当的方式。
为了提高孩子学习,同时不至于让家长与孩子在“水深火热里较劲”,我们可以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引导孩子多多阅读
不管孩子当下的学习成绩如何,让孩子变优秀,最好的办法是阅读。
优秀的孩子,他们的知识,其实不是家长或者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
通过阅读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知识文化,孩子可以很自由。在阅读中学习,孩子会感到很轻松。在书海中遨游,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心中想要的那些知识。这个过程是很幸福、很快乐的。
阅读,就是一种主动学习。因此,国家提倡全民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美国天文学家惠普尔曾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
可见,阅读是在一个人成长中被公认的好方法。爱阅读的孩子,往往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很优秀。
有家长会说,我家的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
没关系,这里就教大家第二个方法。
2.以身作则
家长也好,老师也罢,要想把孩子教好,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最好的方法是家长自己先阅读。
每天下班后,看看书,先看个五分钟或者十分钟,天天坚持。孩子看到父母在看书,他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也会拿自己的书来看。看着看着,书中的内容会把他吸引住,慢慢地爱上阅读。
学生在学校里,中午都有一个大阅读时间。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有的学生确实不喜欢阅读,但是作为老师,就在班级里定下班规:阅读时间必须看书。你就算不喜欢看,也要把书拿起来,把看书的姿势摆出来。
我就在教室里一圈一圈转着。有的孩子确实不爱看书。一开始东张西望,我就一直盯着他,他知道老师一直看着自己。再看看其他同学,大家都在看书。在那样一个氛围下,这几个不愿意看书的孩子,渐渐地硬着头皮看书。看着看着,他们自己爱上阅读啦。
所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氛围至关重要。
3.要有耐心,戒骄戒躁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有草地之王的美誉。它在最初的半年里,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生长得很慢。但在半年后,雨季到来时,尖毛草就会疯狂生长,短短几天内长到2米多高,就像凭空出现的墙。原来,半年内的时间,它都在为自己积蓄能量,深深地扎根进土壤,只等一场雨的到来。这就是尖毛草定律:哪有什么捷径可言,所有的奇迹,追根溯源都是脚踏实地的努力。
我们教育孩子,一定要耐心。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花的品种不同,花期也不同。尤其在听到别人的孩子取得某种荣誉或者奖项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耐住性子。一如既往地坚持原有的好习惯,假以时日,孩子一定会很优秀。
儿童心理学上有句话:“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有问题时,其实你已经错过了10次陪他改正的机会。”
教育孩子的过程,会反反复复。孩子的每一次错误,都是一个好的教育契机,我们家长要认真对待。
如果能抓好每一次教育契机,我们不需要另外花时间培养孩子。家长该工作的工作,该休息的休息,不需要对孩子寸步不离。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个过程,我们只要松好了土,把种子放在正确的地方,浇好水。必要的时候除除草,除除虫,风雨如晦时帮着遮风挡雨,要是风雨不大,让花儿接受阳光雨露的滋养,这是很有必要的历练!
最后,静待花开!虽然花期不同,我们只要有耐心,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相信鲜花绽放时,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