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比赛现场,选手保持仰焊的姿势半小时甚至更多。受访对象供图
11月19日,2023年上海职工职业技能系列竞赛——焊工大赛(决赛)在上海中冶宝钢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的比赛更倾向于考察焊工综合素质,助力培养更多高水平焊工。
比赛难度再升级
承办单位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焊工比赛每年都有,今年的比赛难度更高。比赛不仅考察参赛选手单一部件的焊接能力,而要根据图纸完成组装件,这考察多种焊接位置和不同焊接方式。“如果拼装顺序不对,很可能导致焊接位置错误,后续再补焊,成品大概率都不合格。”他提到,在一工多能需求的背景下,提升综合能力对焊工来说很有必要。
“仰焊是最难操作的位置,在实际运用中也很多。要控制高温熔化的焊材熔滴不滴落,稍有不慎会造成焊缝未熔透,或者形成焊瘤,拍片检验质量不过关。”来自沪东中华的参赛选手林涛讲道,参加比赛是技术提升非常重要的契机。28岁的他在焊工岗位9年,曾在市经信系统组织的电焊比赛中拿到过上海市第一的好成绩。“在比赛过程中反复经历拍片检验,对自身的技术更有底气了。自己认为没问题,片子拍出来肯定优秀。”
今年比赛选手来自中国中冶、中国船舶、上海航天、建交委等各系统,从117名初赛选手中选拔出38名选手参赛,其中还包含安徽省六安市总工会3名选手。当日参赛的选手经过层层筛选,多数为岗位中的佼佼者。
参赛选手听读比赛规则。受访对象供图
机器人焊工不可替换人工电焊
比赛当日,赛场内焊机轰鸣、烟尘弥漫房间,焊枪接触焊缝的瞬间,弧光闪烁、焊花飞溅。记者与选手一样戴上防护口罩、耳塞,手持电焊防护面罩。从面罩的特制防光玻璃往外看,弧光以外的东西皆为黑影,轰鸣的环境与焊接的人仿佛毫不相干。
记者了解到,焊工在实际工作中,装备严实,再加上工作环境的危险系数,根本没工夫和人搭话。“焊工是很苦的”,记者在现场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特别在夏天,厚重的装备、高温的焊接铁水,无不让人透不过气。
实际上,智能化发展背景下,不少对焊接技能要求不高的工厂,焊接机器人以及各种专用自动焊机已逐步减少或替代了部分焊接工人。但这种焊接多为流水线作业,且焊接方式多为平焊和环焊,技术要求很低。焊接的实际运用场景,却远不止在工厂。
上海工匠、中冶宝钢第三分公司高级技师卢长春是本次比赛的技术指导,他曾是鸟巢建设的亲历者之一。他提到,机器焊接暂不可能大规模替代人工。拿鸟巢建设来说,那些异形钢结构的焊接点角度刁钻,且作业空间在高空中,必须要焊工去慢慢“精雕细琢”。即使机器能完成大部分工作,人工还需要在细节上完善。且维护点检机器,更需要扎实的焊工经验,不能纸上谈兵。
高水平焊工稀缺
“成为焊工简单,做好焊工却很难。拿选手提到的仰焊来说,为了一气呵成,经验丰富的焊工师傅通常要举着焊枪,非常平稳地从头焊到尾,不能有丝毫的偏移。”本次比赛的裁判长、中冶宝钢首席专家张显辉说,焊工门槛不高,需要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能将电焊工作做好,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更要沉稳细致的磨炼,要想出类拔萃难上加难。因此,焊工的成才之路很漫长。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焊工多年来位于全国短缺职位,其工资在一线工人中已经算高,但仍有大量年轻人不愿成为焊工。张显辉认为,技能大赛帮助一线焊工展示技能,给予他们更多评优晋升的机会,拓宽其上升通道。据中冶宝钢工作人员介绍,卢长春从工人成为上海工匠,如今已有培育焊工技能人才的工匠工作室,在“焊圈”小有名气,他的徒弟们多次在技能大赛中拔得头筹,陆续得到企业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