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8号线沈杜公路站的职工工间休息室。
日前,随着8号线沈杜公路站的职工工间休息室正式揭牌,标志着申通地铁本轮500间工间休息室升级改建任务如期完成。作为上海市总工会和申通地铁集团工会的年度实事项目,工间休息室如何体现“问需于职工”的核心理念,又如何在车站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螺蛳壳里做道场”?记者前往8号线沈杜公路站和3号线东宝兴路站一探究竟。
扩容5.04平方米
司机从此告别如厕难
乘坐地铁8号线来到沈杜公路站,走出第一节车厢,正对着一间白色平房,便是职工工间休息室的所在地。屋内干净整洁,舒适美观,沙发、空调、饮水机和冰箱等设施一应俱全,但最关键的是多了一个厕所。
工间休息室新增了厕所
上午十点多,早高峰已经过去,列车始发间隔也有所延长,趁着发车间隙,司机陈超走进工间休息室解了内急,又在水壶里灌满了水,这才“笃悠悠”地回到车厢。换成过去,他可能还在跑去楼下厕所的路上。“我们宁愿渴着,也不敢喝水,就怕行驶途中忍不住上厕所。”
原来,对列车司机来说,如厕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以8号线为例,沈杜公路站作为大交路终点站,列车司机在此进行值乘作业。原先司机休息室里没有厕所,司机如厕需要上下楼梯,长期以来职工和乘客共用一处卫生间,尤其在早晚高峰,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极不方便。一旦错过,要等列车回到始发站后才能如厕,至少要忍一个多小时。
司机只有在交接列车间隙上厕所
为解决司机在交接列车的10分钟内休息和如厕“两不误”,此次工间休息室的改造,除了环境提升外,加装一个厕所显得尤为必要。由于车站当初在建设时,并没有为休息区域留出下水管道,所以厕所的进水和排水成了一大施工难点。公司经过现场反复研讨,在距离地面8米高的车站,根据管线走向铺设水管总长近28米,最终解决了排水问题。
“改造后的工间休息室面积从11.38平方米扩容到16.42平方米,别看只增加了5.04平方米,但让司机从此告别如厕难的尴尬。”上海地铁第四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车站空间有限,每一平方米都要从图纸上“抠”出来。“我们既要千方百计找螺蛳壳,还要在里面做好道场。”
工间休息室内景
奶油风、靠背椅
让金点子都成为现实
在3号线东宝兴路的职工工间休息室里,上海地铁第三运营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肖怡向记者展示了两张照片,分别是休息室改造前后的模样。
改造前,休息室里灯光昏暗,设施老旧,地面、墙面、吊顶因年代久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墙上张贴物繁多,或大或小,显得杂乱无章。肖怡指着照片上一排排不锈钢凳子说道,“当时的桌椅都是不锈钢的,虽然清洁起来方便,但女职工遇到生理期坐上去就会感觉冷冰冰的。”
改造前后对比图
如今,改造后的工间休息室里光线明亮,暖色调的墙面搭配原木风的家具,让休息室透着一股温馨的“奶油风”。带靠背的软包座椅,让大家可以更好地休息。量身定制的橱柜,大幅提升收纳空间。冰箱、冰柜、电视机、微波炉等常用电器也焕然一新,其中在微波炉的调节旋钮上,还贴心设置了“限位器”,防止食物过度加热或烤糊。
微波炉装上了“限位器”
“工间休息室为职工而建,怎么改,还要职工说了算。”肖怡告诉记者,公司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听取职工心声,了解职工诉求。除了要求项目设计师到现场参加调研,听取一线职工、值班站长、站区长等建议,还开展“最‘家’设计”征集活动,广泛征集休息室改造的“小巧思”和“好方案”,鼓励职工踊跃参与到休息室环境改造中。最终,由改造工作组将职工们的“金点子”一个个转化成现实。
肖怡向记者展示改造前后的照片
“我们职工就像给自己家装修一样用心。”回忆起改造过程,肖怡脸上满是自豪,“还有的职工发挥自身特长,通过手绘、草图、CAD软件等,绘制出设计后的休息室效果图。”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除了站务员,安检员、保洁员也是工间休息室的常客。职工们纷纷表示,一走进休息室就有种回家的感觉,满满的都是归属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