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之路丨上海工匠魏长征:漫漫“长征”,实现人工玻璃体领域的“百年突破”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3-04-07 15:35

摘要: “科技创新,人民至上”,是魏长征始终坚持的理念。

今年2月,一则好消息传到了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魏长征当选新一届“上海工匠”,这位扎根生物医药领域多年的“先行者”,又在履历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翻开魏长征的履历,一连串成就格外耀眼:在医用几丁糖和透明质酸钠两个主要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结构,打破了国外的垄断;首创的内聚交联技术,用于解决视网膜脱落解决,颠覆了眼科传统治疗技术……


“科技创新,人民至上”,是魏长征始终坚持的理念,这一理念,帮助他在公司的两项拳头产品:医用几丁糖和透明质酸钠中不断创新,奠定了行业内的领先地位。而其成果,因成分与人体内成分接近,副作用小,被广泛应用于眼科、骨科、医美和外科、妇产科等医学领域。


医工结合,实现多个“国内首创”


自2007年起,魏长征就在其胜生物从事研发工作,至今已有十余年。说起这些年的工作成绩,他在“上海工匠”的申报表中简单概括为:通过技术创新,在医用几丁糖和透明质酸钠两个主要材料领域中形成了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结构。看似2个领域,其背后却是无比漫长、无比繁复的研发“长征”。


作为公司创新技术的研发人员,仅新产品研发方面,魏长征就涉足过骨科、医美、眼科等诸多战略新兴领域,先后主持了12项国家“863”“十三五”科技攻关以及上海市产学研医等项目,期间,形成的成果不计其数:先后撰写SCI科技论文30余篇,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授权20余项,形成专利技术10余项,多项技术和材料,都是“国内首创”。


“通过新技术的开发,丰富产品的功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解决临床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魏长征的职业生涯中,一款“智能”的医用几丁糖——温敏性壳聚糖衍生物-羟丁基几丁糖(后简称温敏性几丁糖),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研发的新材料。医用几丁糖,常用于医疗外科,防止粘连现象的发生,但是,传统医用几丁糖长期存在不能灭菌、应用时创面大等难题,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并不友好。


“此前这款产品,在国外多用于美发等领域,其生物医用的研究是我们首次提出的。”魏长征介绍,温敏性几丁糖具有独特的盐致相变特性,可以极大提升材料的力学强度,在不使用任何化学交联剂的情况下,确保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简单说就是这款产品更加‘智能’,它可以随着温度响应,在低温下是液态,随着进入人体后温度升高逐渐变为固态,这样的特性使得这款产品在应用时可以通过注射的形式进行微创手术,减轻创面大小。”


然而,首创应用并不能一蹴而就,更何况是一款医用产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光是研发阶段,魏长征就花费了3年左右的时间用于攻克技术难题。“要解决相容性、生物安全性等,我们从事了大量的摸索。”在研发过程中,传统用于制作医用几丁糖的方法——有机溶剂分散体系无法适用,研发一度遇到了困难。“既然是新的应用领域,那么制作方式是否也要另辟蹊径?”本着这一思想,魏长征改变制作体系,从传统的醇相体系改变水醇混合体系,最终确保了产品的研发成功。


技术服务于临床,是魏长征长期坚持的,这款“智能”医用几丁糖正是诞生于临床的需求,充分体现了“医工结合”的理念,并于2008年申请专利。


颠覆眼科传统治疗技术


在眼科粘弹剂产品的全国市场上,其胜生物一直占据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达到了40%,为无数的眼疾患者带去光明。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催生了新的创新——将透明质酸钠凝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玻尿酸应用于人工玻璃体手术中,这项从魏长征工作以来就从事的研究,经10余年研发,已进入最终的注册检验阶段。据悉,这项产品和技术的应用,颠覆了眼科传统的治疗技术,更有可能为眼科治疗带来一项跨越百年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魏长征的又一项创新成果:内聚交联技术的创立。


目前,我国现有的眼底病患者达4000万,并且以每年新增3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常见的症状包括飞蚊症、闪光感等,严重者会对后面的视网膜造成牵引,导致视网膜的裂孔或脱落,形成不可逆的眼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全球可以使用的产品也只有玻璃体切除后采用硅油和膨胀气体填充。


“人工玻璃体领域,100年来只有硅油和膨胀气体两款产品,然而,两款产品各有弊端,且一直没有实现突破。”魏长征介绍,膨胀气体需要患者术后趴卧2-3周,硅油则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对于患者的恢复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面对这项100年来未曾取得突破性发展的领域,魏长征将目光锁定在了玻尿酸上——玻尿酸在白内障等眼科手术中早已有过应用,其可降解的特点可解决术后病人体位、二次手术等问题。但是,过去的应用是将玻尿酸作为一种粘弹剂使用。可以说,魏长征的想法,是让曾在眼科领域“出道”,又在医美领域“成名”的玻尿酸,再次回归眼科领域。


“如果说以前是把玻尿酸用于前房晶体手术的支撑,我们现在则是应用在眼底,通过在人工玻璃体中使玻尿酸发挥顶压机作用,从而顶住视网膜。”虽然听上去只是应用位置的改变,但其中却蕴含着极大的技术难题:如何解决眼压问题,让人工玻璃体始终保持为一个整体?为此,魏长征开拓性地提出了内聚性解决视网膜脱落的方法:采用首创分子结构重排技术,提高凝胶的内聚性,进而对视网膜裂孔进行封堵,最终达到平复视网膜的目的。


这项内聚交联技术,获得了2022年全国首届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的优秀奖,这也是上海市生物医药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技术。


工匠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曾荣获“闵行当代工匠”“上海工匠”的魏长征,在公司身兼管理职责,但他每一天80%以上的时间,还是喜欢“泡”在实验室里。在他看来,与一线研发人员共同探讨,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之一。“我一直鼓励大家,要敢于对传统的理念质疑,并提出自己的创新理念。”目前,研发团队在温敏几丁糖的基础上,仍再持续创新,通过大胆的结构改造,优化了原有结构,实现了更高的安全性,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


魏长征认为,工匠精神既是对任何事物都保持敬畏、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更蕴含着一种传承的意义。“这种精神是我从前辈身上继承下来的,不能就停留在我身上,也要传承下去。所以我们的研发是传承、我们的质疑是传承、我们的创新也是传承。只要把这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传承下去,加上精益求精的态度,我相信未来我们设计研发的产品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市医务工会“金点子”征集评选...

县级工会加强年丨线上线下联动,松...

市总工会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