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将至,除了如约而至的“黑色星期五”,全球范围内都进入到一年一度的打折季。这不仅是欧美国家圣诞节大采购开始的时期,也是继618、双11之后,国内消费者最关注的一波海外促销季。不过,今年的疫情让“海淘”多了几分风险。
史无前例,欧美圣诞季大促销遇冷
记者了解到,即使是欧美本土消费者,疫情也使得他们无法好好享受这波黑五年末促销。
首当其冲的是,因为疫情封城,法国的黑五大促被官宣延迟了。
距离法国逐步解封还有数日,无法开店,线下的购物狂欢自然无法进行。而法国的电商平台也将黑五延期到了12月初来进行。
美国疾控中心也针对今年的黑五发出了专门的预警,呼吁消费者避免去人潮拥挤的地方购物,如一定要去实体店购物,建议选择线上购物。
“圣诞彩灯已经点亮了,但几乎没有人看到。”英国伦敦的一家媒体如此描述“黑五”来临前的牛津街风景,英国的消费者们显然对大采购兴趣缺乏。
但当中国消费者打开代购们的朋友圈,“黑五”似乎又是另一番景象。
每条朋友圈都附上“黑五折扣,巨巨巨巨折!”“黑五又降价啦!”、“史低黑五折扣活动来袭”一类的文案。事实上,今年的“黑五”仿佛来得比双11还要更早,从10月中旬开始,代购们就已经开始为“黑五”吆喝了,发布的品类从巧克力、奶粉到水杯,从羽绒服鞋包到彩妆,甚至还有VC、电动牙刷、羊绒衫和打底裤。
据艾媒咨询调研报告显示,美容彩妆和洗护用品是国内海淘用户在线上渠道最喜欢购买的产品,占比分别为40.6%、38.2%。
但尽管这些品类并不需要冷链运输,还是有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表达出对安全性的担忧。
海淘包裹入境后是如何处理的?
那么疫情之下,国际包裹进入国内后会经过哪些消毒环节呢?
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国际邮件从机场装车时进行第一次消杀,到达航空处理中心后进行卸车,进场之前进行第二轮消杀。进行消杀作业的工作人员目前都装备齐全,口罩、护目镜以及手套全副武装。
消杀使用的消毒液是按照规定比例配比,再进行对总包邮件的消杀。每件邮件要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全方位进行消杀。经过两轮外包装消杀后,所有邮件通过传送带进入到国际场地内部。由工作人员将包裹分批经由专门的通道运送国际邮件开拆区。在开拆区工作人员会进行一次外包装的总包消杀。
此后,工作人员会拆封大袋的总包邮件,对拆封之后出来的每一个小件,再次进行外包装的360度全面消杀。
经过数轮消杀之后,邮件就会进入到常规流程,经过报关信息录入、海关查验、按区域封发等环节,最后到揽投站进行投递。
非冷链进口货物也可能携带新冠病毒!
虽然境内消杀工作看似严谨,但仍有不少消费者提问,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国内多地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随着冬季来临,气温降低,非冷链运输的产品也处于低温状态,是否也会传播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近期公开表示,在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情况下,病毒在普通运输环境中也能存活。因此,冬季防疫不仅要防外面的“人”把病毒带进来,还要防外面的“物”把病毒带进来。
实际上,除了冷链货物意外,由于国外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激增,再加上气温转冷,发自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包裹、信函等外包装不能排除携带病毒的可能。
一位相关部门人士告诉记者,“特定条件下,冬天低温环境其实就类似于冷链运输的环境,从某些国家寄来的物品基本等于全程冷链,这使得海淘确实有收到被病毒污染包裹的风险,环节中接触频率越高,多次反复接触,感染概率就更高。”
他同时还提到,疫情影响下的海淘过程,物流体验可能会更差。
一方面,疫情影响下,海外物流快递行业的物流效率可能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检验检疫部门的筛查可能会让原本就长的运输周期变得更长,“如果现在海淘一件大衣,可能要到春节以后才会收到货。”
目前,国内已出现进口冷库或国际货站的一线工作人员确诊的案例。例如,在上海近期公布的新冠肺炎感染案例中,两位确诊人员分别来自国际快递物流公司美国联合包裹(UPS)和美国联邦快递(FedEx),两人均在浦东机场西区货运站工作,在工作中接触了进口非冷链货物。
吴尊友提醒,如果要减少风险,可以在收到海淘包裹以后,用含酒精的湿布湿纸擦拭外包装,处理完包裹以后要洗手,不能用接触过包裹的手抠鼻子或揉眼睛。